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话香港脚

(2011-05-12 17:18:00)
标签:

杂谈

  

闲话香港脚

 

    若不是上一篇“脚气和心脏病有关系吗”的博文中,提到香港脚。我想至今我对这个“港足”都只是一知半解。

 

    为了搞清楚究竟啥叫香港脚,还是先搞清楚脚气和脚气病的关系。

 

    脚气和脚气病的关系其实就是没啥关系。此二者虽仅一字之差却是相去千里。

 

    脚气就是足癣的俗称,属于皮肤病范畴,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足趾瘙痒难耐,有时候有糜烂、流水,这种足趾的真菌感染通常总有显著的脚臭气味儿,脚气就这么因此得名了。

 

    脚气病,是维生素B1缺乏症,属于代谢性疾病范畴。因为主要累及的是神经、消化及心血管系统,常见症状也是因这三大系统功能紊乱而引起,比如食欲不佳,消化不良及腹泻呕吐等等,当然因为神经系统受累而引起典型的肌力减退,行走困难,便成了weak foot。脚气病的英文俗称WEAK FOOT直译过来就是“没力气的脚”。这样一来就不难理解这个跟咱们说的脚气一点关系都没有的病为啥会被称为脚气病了——双脚没力气儿。

 

   话锋再一转,那香港脚呢?

 

香港脚的由来有这么几种说法:

一、   在英国占领香港后,每年都派遣军队来港执行防卫任务,某年夏天,所派军队虽然已经抵港,却因某些原因未能立即进驻军营,船上的官兵只好留在密不透风的船舱里。由于香港的夏天十分闷热,在船上更是如此,几天后,部分整日穿长靴的士兵足部竟长出了很多细小的水泡,有些更红肿化脓,奇痒难当,由于欧洲医生并没有见过这种怪病,就认为这是在香港发生的流行病,所以称之为香港脚。 “香港脚、香港脚,痒又痒”。这个其实就是足癣。

二、   当时很多传教士来到中国传教行医,他们发现很多香港人都有脚气病。他们在反复追查研究后发现这个是跟香港人的饮食习惯有关的。因为香港人食不厌精,吃的精白米就是禾谷将糠去除后成为糙米,糙米再经打磿才成白米。一道道的工艺加工,使得谷物富含的维生素B1大量减损,造成这些以精米为主食, 又没及时补充营养的香港人容易维生素B1缺乏,久之成疾,也就得了脚气病。因这个原因是在香港发现的, 故称为香港脚。这个其实就是维生素B1缺乏症的脚气病。

 

    这样看来,俗话的香港脚,也是此脚非彼脚也;都是沾上“脚气”的病,却是此病非彼病也。 

 

    其实在1630年,是一位叫邦突斯的荷兰医生首先发现的脚气病。按照他的解释, “脚气”的意思是指像绵羊一样的走路,因为“患这种疾病的人,在走路时像绵羊一样膝部摇动和腿抬高”。1882年,日本的一位将军观察到许多船员发生脚气病,并注意到食物的质量对此病具有重要的影响。他在给船员每日的白米口粮中添加肉、蔬菜及面包后,发病者的数量大大减少。

 

   好了话题结束之前,我想我应该诚恳的修正一个错误,上一篇博文之初应该郑重帖一标签,本文标题所称脚气非指足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