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强震之后存活者中心脏意外事件显著升高的原因再分析及对策

(2008-05-24 15:50:00)
标签:

杂谈

   

强震之后,在灾区的受灾人群之中,即使没有受伤,没有被埋在瓦砾下,其心率也会显著升高,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水平会升高,而这些都是心血管病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1998年意大利4.7级地震后,研究者通过动态血压检测,发现受灾人群血压、心率均显著上升,持续6小时到最长的7年之久!而血压升高、血脂升高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突发的地震对受灾的人群今后的生活产生巨大实质性的影响,人员伤亡,家破人亡,在失去亲人和财产损失及对未来生活的担忧的强烈的刺激下,会产生瞬间的血流动力学、血栓前状态、血管张力等因素改变,体内儿茶酚胺和皮质醇激素的释放显著升高,血液呈高凝状态,冠状动脉内的粥样斑块会发生斑块破裂,直接导致冠脉内血栓形成,造成急性心肌梗塞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导致震后心脏猝死率明显升高。冠脉内的血栓移位还会导致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发心室颤动,导致死亡。 

再加上地震后,睡眠时间少,极端疲惫,缺衣少吃,灾民往往被置于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社会圈子完全被破坏,缺乏亲人朋友的情绪疏导,强烈的应激状态下,血压会出现波动,机体凝血状态、冠脉张力发生改变,更是雪上加霜。

 

 

有实际意义的对策:

一方面就是震后提供紧急心血管方面的医疗救助,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做好可能出现的心脏病病人的抢救,另一方面,及时派驻专业心理咨询医生,对灾区人员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对于原先有冠心病、心律失常病史的高危病人,对于情绪明显低落的老年人,给予特别的关注,必要时可以服用β受体阻滞剂和阿司匹林,预防心肌缺血,保护高风险病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