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回到1961年8月15日,19岁的Hans Conrad Schumann,一名年轻的前东德士兵,正在柏林Bernauer大街与Rippiner大街的交汇处站岗,其负责监督柏林墙的建设。彼时,柏林墙才刚刚开始修建,这天是工程开始的第三天,柏林墙才刚刚初见雏形,正在延伸之中,有些地方还仅是照片中那样低矮的铁丝网栅栏。
如同所有的纪录片中看到的一样,前东德这边是持枪荷弹的士兵,而前西德那边则是三三两两、聚集成群的看热闹的西德人。在前西德人热情的“过来!过来!”的叫喊声中,这位年轻的前东德士兵一瞬间作出了影响他一生的决定:他突然快速的跳过了柏林墙的铁丝栅栏,被西德这边的警车飞快的营救走,而Hans Conrad Schumann跨越柏林墙的这一瞬间被“幸运”的摄影师PETER LEIBING永远的定格下来,凝固下来的这一瞬间后来成为冷战时代最著名的图片之一,而Hans Conrad Schumann也因此成为最著名的“叛逃者”之一。
这位年轻的士兵后来定居在德国南部的巴伐利亚州,在那里遇见了自己所爱的人,结婚生子,过上了幸福的自由的生活。。。。
故事讲到这里,在西方民众的眼里已经是完美的结局了,“从此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然而后来的故事呢?这位年轻的士兵哥后来的命运如何?这似乎不为人所关注。(直到前天,我善良的德语老师还在告诉我,这位士兵哥现在还幸福的在德国南部生活着。)
经过28年的漫长等待,柏林墙终于被历史的洪流冲垮,Conrad Schumann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Saxony,出乎其意料的是在他父母、姐妹、兄弟眼里,他仍然、永远是一个“叛逃者”,他的家庭回归是不可能的了;在他的前同事,前街坊眼里,他更加不受欢迎,大家仍然不能原谅他曾经的所作所为。
在故乡的冷遇让Conrad Schumann长时间郁郁寡欢,以致于在长期的抑郁症的折磨下,1998年,这位勇敢的德国士兵在自己家中上吊自杀,用自己的生命完成了一次救赎。
PS:
前一篇:国外媒体中的玉树孩子们。。。。
后一篇:对南平杀童事件中媒体报道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