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体验德国原汁原味的学术会议

(2010-01-26 04:43:00)
标签:

杂谈

    与DHZB翁渝国教授合影

      

体验德国原汁原味的学术会议

这两天全程参加了德国心脏中心举办的“心脏疾病的介入治疗”会议,这次会议议题主要集中在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有来自德国各地的100-200位学者参会,当然也有来自美国、英国、瑞士的学者,但我看来,这次会议是一次典型的德国国内学术会议(会议语言为德语)。

以前因为语言问题,从来没有参加过这样的会议,这次硬着头皮,坐在那里,全程参会。两天下来,会议内容、形式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              会议学术水平之高,出乎本人的意料,让人有大开眼界之感。比如在这次会议上报告的胎儿心脏手术,尽管文献上已报道数年,但这次第一次看到具体手术过程,看到腔镜下的胎儿栩栩如生,如爱丽丝进入奇幻世界,腔镜下的子宫内另有一番天地,也看到了将胎儿从母亲子宫内取出,在子宫外完成手术,再放入母亲子宫内的手术录像,看到在比医生巴掌还小的胎儿上做手术,让人感叹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腔镜技术的进步,使采用介入技术直接在母亲子宫内进行手术治疗,显然比外科手术对胎儿的影响更小。

2.              会议秩序井然,代表发言时,会场鸦雀无声,全然不像国内的某些学术会议。而且,每一位代表发言完毕,全场都会想起热烈的长时间的掌声,掌声中饱含真诚,这是国内从没有的,让我不禁想起交响乐演出结束后的掌声。

3.              会议学术气氛浓,讨论热烈,每一位想提问的人都是自己离席,在会场中央的一个话筒后面排队,一个一个提问题,非常有序。


在这里,我不想妄自菲薄的说国内和德国在此专业上的水平差距有几年,但显然,国内的学者还有许多工作还没有开展,而有些这样的工作,在德国国内很多心脏中心已经是常规开展的治疗手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