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德国作为一个高税收、高福利的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完备,具有完善的健康保险制度,德国的健康保险体制从18世纪的俾斯麦时期就已建立,然后逐渐完善,被德国人引以为骄傲,并为许多国家所效仿。
德国的健康保险体制基本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由约90%公民参加的法定健康保险;二是约10%公民参加的私人健康保险。法定健康保险是根据“团结 互助”的原则,即不管性别、年龄和身体状况,一律享受同样的医疗保险。投保人可以自由选择医生,也可以多头求医,个人除承担部分手续费外,医疗费用几乎可 以全部到投保的医疗保险公司报销。
换句话说:德国人看病不在乎花多少钱,多贵,反正花多少钱都由保险公司承担,真正做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对于有钱人,尽可以多掏钱,找私人保险,看病指定名医、名院招呼。。。
在心脏中心看到那些来做手术的,似乎个个都是“富人”,一个全人工心脏,不算手术费用,光成本就是10万欧元,算算看,相当于100万人民币啊,中国的病人怎么承受得起?
每想念及此,内心就有些须的酸痛,同在一个地球上,同是一条命,中国的父老乡亲们的命怎么就那么不值钱?怎么有那么多的人不敢生病?看不起病?有那么多的父老乡亲病拖到不能治才来医院!
我亲爱的祖国!。。。
前一篇:体验德国原汁原味的学术会议
后一篇:在柏林看北京大学学生艺术团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