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孩玩得更有质量

标签:
育儿玩卡尔威特刘亦婷个体群体动静育子心得 |
分类: 育子教训、感受、心得 |
文/三笑窥情
(网图)
对于小孩子而言,从小怎么玩,对他的影响是深远的,譬如能否形成优秀的性格,能否培养对各种事物的兴趣等等。现在的很多父母不知道教孩子怎么玩,也很少知道玩在孩子生命里的重要性,或者是放任自流,或者是包办代替,或者压抑限制。言爸在这个方面是失败的,比如不会按照宝贝的发展阶段选择合适的玩具,对一些折磨人的玩兴不会引导,不主动参与孩子的游戏,不知道怎样玩出宝贝的优秀性格和强烈的创造力等等,只是到外面照照相、吃吃饭、看看花草树木、逗逗昆虫、玩玩泥巴、逛逛街、散散步什么的,不晓得怎样去开发他跳舞、绘画、手工、音乐之类的兴趣,言宝贝现在4岁多了,可这些方面还是尚未开发的“处女地”,让言爸言妈真是又悔又急。
开博以来,很多时间泡在育儿博客上,学习博友的经验和心得,反思自己的失败和教训,对如何让小孩玩得更有质量这一方面,逐渐琢磨出一点道道,现写下来,以求专家和达人们指教。
一是正确处理贵与贱的关系。言宝贝在出生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给他买遥控车、遥控飞机等电动玩具,虽然能逗他一时高兴,但是贵且容易摔坏,他最高纪录是一天之内摔坏两个,价值两三百。最不好的一点,就是养成了不高兴时摔东西的坏习惯。现在醒悟过来,孩子小的时候尽量不给买有关的“电”的贵的玩具,多买一些能够看、摸、动手的有创造力的玩具,譬如积木、沙袋之类的,训练孩子的学习、反应及思考力,则是更好的。
二是正确处理多与少的关系。很多父母以为给孩子买的玩具越多,越能表现出深厚的爱,越能让孩子在各种玩具中培养出各种能力。其实不然,我们来看看卡尔·威特的父亲是怎么做的,他极少给孩子买各种玩具,认为让玩具陪伴孩子度过童年是虚耗和摧残美好时光,他主要是教儿子读书和观察事物。同样,“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母亲对给女儿买玩具也十分审慎,买的玩具不多,注重的是玩具对心智发展的影响。
三是正确处理动与静的关系。玩有动态的,如打球、跑步、荡秋千等户外活动,也有静态的,如下棋、绘画等。父母一定要把握好孩子的动静特点,安排活动时尽量做到动静结合,好动的孩子则培养他静态的玩法,喜静的孩子鼓励他玩动态的,尽量帮助孩子获得一种平衡。这方面,偶是大梦才觉,言宝贝好动,我还成天带他户外跑,弄得很多时候他发飙起来,我都没办法治他。
四是正确处理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缺少我们70后那种原生态的放养背景,所以父母们一定要创造各种条件让孩子跟别人一起玩,在群体中玩出沟通,玩出合作,玩出与人相处的能力。试想如果整日里圈在家里或者家人身边,以电视或玩具为伴,不自闭、不自我、不自抑才怪。有一句话说得好,小时候以玩具为朋友,大了以朋友为玩具。呵呵,这一点,我倒是做到了。
五是正确处理读书与电视、电游的关系。读书是一种高境界的玩,而电视、电游是一种玩物丧志。俺的外家侄儿,一个超级“电视迷”,可以倒天看电视,而一旦读书,则无法集中精神,也全无兴趣。电视看得越多,书越念得不好;电游玩得越多,个性发展越有问题,这或许是我的偏见。总之,父母要尽量控制电视,呵呵,没有电视最幸福。
六是正确处理长与短的关系。孩子小的时候没有时间的概念,喜欢玩的东西则尽兴玩,不爱做的事可以一直不做,因此,在玩的时候父母要教会孩子对时间的控制。这一点,现在的父母都做得很好,偶就不八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