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超市买东西育子感受早期教育 |
分类: 育子教训、感受、心得 |
文/三笑窥情
http://s14/middle/6c0f6faaxdc51dc88726d&690
超市是个好地方,地面宽敞,环境相对较好,各色商品一应俱全,购物方便。言宝几个月大开始,言爸和言妈购物时,经常带着他去,开始呢,不厌其烦地给他指认些简单的东东,再后,认得的东西就越来越多,不想3岁以后,负面影响就出现了。
问题:喜欢的东西一定要得到。有一段时间,言宝贝爱上了袋装食品、桶装酸辣牛肉面和口香糖,到了超市,这些地方是绝对不能去的,一旦经过那里,那一定是吵闹着要的,否则就哭,或者坐在地上耍赖。更多的时候他“未奏先斩”,先抓在手里,怎么都难以抢下。骂他,怕更加“激化矛盾”;打他,又担心公众场合,别人对自己有看法。真是左右为难,感觉如同是“超市历险”。
困惑:为什么解释和强调总是苍白无力。有时候言爸和言妈平心静气地跟言宝解释、强调多次之后,言宝仍是无动于衷,不由觉得孩子性格太倔、太固执,不了解此刻为什么不听爸妈的话,产生失望和郁闷情绪,甚至怒气冲天。
以前尝试过的对策:一是,大多情况下,顺服他的愿望,见单就收,导致不但影响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行为更加“嚣张”。
二是,变相“贿赂”。介绍他另一种好东西,转移注意力,但是一次奏效后,却留下严重“后遗症”,原来“喜欢”的东西一个不能少,新喜欢的东西也要买,典型的“赔了夫人又折兵”。
为此事,我很苦恼,曾经一段时间,我控制自己尽量不去超市,可言妈和言宝却做不到,言妈还批评我,说“咱家宝贝吃的、买的都比别人家少”,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
没办法,我就跟小区的父母们谈这个事,一谈,发现还真是个难题,大多父母都有同感,基本上不是“顺服”就是“零容忍”,或者“变相贿赂”。
于是就查资料找原因,我结合自己的实践,综合归纳并加以通俗演绎一下,大概有这么几点:一是无聊论。大人买东西通常会花很多时间,这对小孩来说,是很无聊的事,所以宝贝只好“寻找”和“扩张”自己的“兴趣”;二是无知论。小孩没有学会怎么正确表达他的情绪和感受,没有学会表达他真正的需要,所以用吵闹和哭叫,甚至“未奏先斩”地抓在手里作为维护“自身权益”的手段;三是无原则和样榜论。一开始时,父母没有给他树立“什么东西该怎么样”的原则和进超市应该“坚持该做什么”的榜样,导致宝贝该喜好什么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和样榜。
后来,我尝试慢慢地调整策略:
一、进超市前,事先约定。(可是照搬巧虎的)
二、尽量引导孩子参与购物,学会选择和比较。(多次实践后的领悟)
三、再遇到哭闹,立即离开,回家“修理”他。(别人家的策略)
不知是我们坚持不够好,还是言爸和言妈在这个问题上的意见不够统一,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目前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郁闷,不知亲们有什么好的办法没有。
http://s15/middle/6c0f6faax93b96f3ec0ce&690

-
0(0%)
-
0(0%)
-
0(0%)
-
0(0%)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