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型”宝贝的科学启蒙心经

(2010-10-26 23:21:07)
标签:

育儿

言言

牛顿

科学启蒙

心得感受

分类: 育子教训、感受、心得

文/三笑窥情

 

 

http://s1/middle/6c0f6faax9386c5b298a0&690
(网图)

 

前几天,博友告诉我新浪亲子博客有一个“快乐小牛顿,与科学有个约会”的征文活动,我看了看,觉得颇有意思。这个主题拨动了作为一个孩子家长内心向往科学的心弦,于是凝心聚神在孩子成长的天空“百度搜索”一番,虽然遗憾没有实录那些我们看似平常、平淡的瞬间,但是能够因时将科学启蒙的故事与经验用文字整理出来,也是一种慰藉和鼓励,更是一种鞭策和醒示

俺结合自家宝贝不同年龄段的“五型”表现,粗略谈谈咱的科学启蒙心经。

 

【仿生型: 拓宽眼界、领域】

模仿是孩子科学认知的一个重要方法。言宝贝在1岁半以后,最喜欢模仿自然界的各种声音,称得上是“仿生家”。像学狗“汪汪”叫,学公鸡“喔喔”打鸣,学鸭子“嘎嘎”,有好多次到他姑奶奶家去,看见鸡鸭成群的,他高兴得不得了,追着它们四处跑,看着他们发而出声音,他就开心地“格格”地笑。言爸观察后知道了他的“兴奋点”,就有意识地陪他聆听青蛙“呱呱”,谛听小鸟“啁周、吱吱“,寻听老牛“哞哞”。利用身边自然现象,让他感受泉水的“叮咚”,下雨的“哗啦”,打雷的“轰隆”,放鞭炮的“啪啪”,水车的“吱哑”。三岁以后,宝贝对声音的观察和模仿已经很细微,能学出幼儿园小朋友各种笑和哭的声音,在家里能根据脚声判定出全家5口人了,有一次跟宝宝做一个模仿声音的游戏,他已经能说出或模仿出好几十种声音了。令人高兴的是,他已经能提出“声音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声音都不相同”等问题,我进一步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如贴墙壁听声音、用空的小铁罐通话,用不同的方式发出声音等等,让他明白了声音是振动发生的,可以在空气里和其他物质传播,不同的发声方式可以有不同的声音等科学知识。

言爸觉得啊,对于“仿生型”宝贝可以多让他接触自然和社会,创造良好的科学模仿“标本”,说不定,科学之星,从模仿起步。呵呵。

 

【玩乐型:引导观察、比较】

美国伟大的物理学家费曼,讲他父亲经常带他在树林里散步,在别的孩子的父亲忙着告诉孩子这是一只什么鸟,那是一只什么鸟的时候,他的父亲鼓励他去观察小鸟为什么有某种举动。言宝贝是个典型的“浪荡小子”,整天想着“拈花惹草”、捉弄小动物。超初,他逗弄各种鱼,有个时期只要家里买回鱼,他一定会长时间“陪伴”它们,看它们或摇头摆尾、或互相亲妮、或逮着他们用手伸进鱼嘴里去,或试图捏住鱼鳍、鱼尾,你如果不经允许煮了他的,那要跟你闹腾个没完。经历过一次之后,以后我就跟他一起玩。

有一次,他玩着对我说:“老爸,鱼怎么不睡觉呢?”

我一愣,为他的发现而高兴,随即对他说:“它也睡觉的”

“爸,你搞错了,它一直都在睁着眼睛,你不是说睡觉要闭着眼睛的吗?”

这可难回答了。于是,我通过查找相关知识,告诉他:鱼在晚间没有光线的情况下,会找一个受外界影响较少的位置停留下来(如水草丛中)睡觉,而且睡眠时间比较固定。可它们没有眼睑,所以睁开眼睛睡觉。

言言似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但有一次,他跟一群小朋友在售楼中心的小池边看鱼时,看见鱼在水草从中一动不动,他郑重其事对小朋友说,鱼在睡觉。呵呵,没想到无形中他记住了。再以后,通过引导他对鱼观察的加深,知道了鱼为什么能在水中游,鱼为什么经常张开嘴、腮等。

套用一句名言,不是缺少科学,而是缺少科学的发现。言爸以为,爱玩的宝贝,其实在体验丰富的科学现象,只要善于引导观察和比较,也许就能发现身边的科学奥秘。

 

【破坏型:提倡宽容、合作】

博主曾经写过一篇博文叫《我家“孙悟空”七十二“坏”之现状》,里面穷形尽相地描绘了言宝贝的“破坏性”。其实,亲们大可不必像我那样对小孩的破坏行为“深恶痛疾”,孩子的破坏行为也是一种对自然和社会的科学探索,像言宝贝这样的三到五岁的孩子开始接触和认识外界的一切,喜欢用“破坏”来探索未知的世界,对于自己遇到的东西,他会摸一摸,弄一弄,敲一敲,四处碰触,“笨拙”的探索,也由此产生很多“危险动作”,像打翻杯子,摔坏碗,转坏脚踏三轮车,拧坏电风扇等等。这些都不是故意的,我们应宽容些,或者与他一起合作探究,比如让“好奇宝宝”当修理工,让“闯祸宝宝”自己善后,都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有一段时间,言宝贝对电视机里怎么有个会讲话的小人儿、脚踏三轮车的两个轮子为什么一起转,闹钟的嘀嗒声怎么来的,DVD的光驱伸缩很好玩等等很好奇,一有机会便背着我们用启子拧,拧不动就撬,想尽一切办法想看看里面是什么东西,结果全都被他弄坏了。我有时真的很恼火,便打它小PP,可不顶用,一下子就故态复萌。鉴于我知之甚少,于是,我就在师傅在修理时,把言宝贝叫到旁边看着,通过与师傅的交流,告诉他怎么回事。

有趣的是,比他年纪稍少的弟弟一次来玩时,也到处弄这弄那,这小子仿佛师傅似的,告诉它什么什么是干什么的,不能弄,典型的“现学现卖”。

【幻想型:给予了解、鼓励】

现在的电视、网络有太多的少儿科幻片,什么超人,什么魔法、神力之类的,令无数的小朋友着迷,许多少儿便沉溺在“科幻”情景中,张口闭口就是这些东西,学业也由此落下了。我有一个9岁的侄子,便是这样,我真的无法跟他交流,对于他提的那些千奇百怪的问题,我一筹莫展,也毫无办法改变他的科幻情结。有一次,我无意之间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宇航员小时候对他妈说,他想上月亮上。他妈说好啊,去吧,别忘了回来哦,妈还在下边呢。最后宇航员实现了。这个妈妈的态度让我有所醒悟和反思。这以后,我就慢慢地试图去了解他的那些科幻内容,对他的一些怪诞的问题除了表达我的看法外,还不时机地给以鼓励,并提供一些必要的资料和书籍给他看,真没想到他变得爱钻研、爱学习了,制作的变形小玩具还在学校科技活动中得了奖。

 

【好问型:慎重答疑、启发】

言宝贝最喜欢问为什么,遇到就会问,比如说为什么有闪电,天上的星星为什么那多,管你知道不知道,似乎以问住你为高兴。很多时候,我都无法回答。后来,我干脆买了一本《十万个为什么》放在家里备查,或者上网弄懂了之后记在心里,等有机会再告诉他。这以后,言言对我的满意度高多了。结合我的经验,我觉得对“好问型”宝贝,要注意以下几点:保护孩子好奇心,热情回答;不可信口开河,不但影响父母威信,还会对孩子造成错误认知;以愉快方式为主,不可空洞说教;父母多学习,多查资料等等。亲们,还有些什么好方法,大家探讨一下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