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选读及译文 (五)  仁者爱人

(2011-08-18 12:02:42)
标签:

杂谈

分类: 青草地---我的生活

                     论语选读 ()  仁者爱人

1、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做子弟的年轻人,在家就要孝顺父母,出外就要尊重兄长,做事一丝不苟,说话言而有信,博爱民众,亲近仁人。这样做了还有余力,就用来学习文化典籍。”

 

2、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参啊!我的学说用一个基本观念贯穿着。”曾子说:“是。”

孔子出去以后,学生们问曾子说:“这话说的什么意思?”曾子说:“先生的学说,不过忠恕二字罢了。”

 

3、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与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译文:子贡说:“我不愿意别人吧什么东西强加给我,我也不愿意强加给别人。”孔子说:“赐呀,这不是你能做到的。”

 

4、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译文:子贡说:“如果有人能广泛地给老百姓以好处,并且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说是仁了吗?”孔子说:“何止于仁呢!那一定是达到了圣的境界了吧!尧舜对此恐怕都感到为难呢!所谓仁,是说自己想站得住,自己想行得通,于是也使别人行得通。能以自身作比方去类推别人,可以说是实践仁的方法了。”

 

5、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颜渊、季路侍立于孔子身旁。孔子说:“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

子路说:“愿把自己的车马衣裘与朋友共享,即使坏了也不悔恨。”

颜渊说:“愿不自夸长处,也不自夸功劳。”

子路说:“希望听一听先生的志向。”

孔子说:“对老者,使他们安逸;对朋友,信任他们;对年轻人,关心他们。”

 

6、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译文:马棚失了火。孔子从朝廷回来,说:“伤人了吗?”不问马。

 

7、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译文:孔子在遭遇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不曾吃饱过。

 

8、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

 

9、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道之言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译文:师冕来见孔子,走到了台阶前,孔子便说:“这是台阶。”走到了坐席前,孔子便说:“这是坐席。”都坐定了,孔子便告诉他说:“张三在这里,李四在这里。”

师冕告辞出去。子张问道:“这是同盲乐师讲话的规矩吗?”孔子说:“是的,这本来就是协助盲乐师的规矩。”

 

10.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译文:孔子遇见穿丧服的人、戴礼帽穿礼服的人以及瞎了眼睛的人,相见时,即使他们年轻,也必定肃立起敬;从他们身边走过时,一定快行几步表示敬慎。

 

11.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知之也!”

译文:子贡说:“管仲不是有仁德的人吧?齐桓公杀了公子纠,管仲不但不能够殉难,而且又去辅佐齐桓公。”孔子说:“管仲辅佐桓公,使他称霸诸侯,使天下一切得到匡正,人民知道今天还享受着他的恩赐。如果没有管仲,我们大概已经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开(,沦为蛮夷)了。怎么能像普通男女那样拘于小信,自己吊死在沟渎里而谁也不知道他们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