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TECH2IPO创见
TECH2IPO创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4,630
  • 关注人气:72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99 美元的 PSVR 注定会是明日的赢家吗?

(2016-03-17 10:37:13)
标签:

杂谈

399 <wbr>美元的 <wbr>PSVR <wbr>注定会是明日的赢家吗?

「好险!总算是低空飞过!」

 大言不惭做出了针对 GDC2016 的无责任预言 ,肩负背锅危机的我厂 VR 行业观茶猿惴惴不安地熬过一夜之后,今早放出的新闻总算让他短出了一口气:

索尼高调宣布了 PlayStation VR(PSVR)的产品标价——399 美元,发售日期预定在今年 10 月;只需将其与 PS4 连接,忠实的核心索饭就可以尽情享受虚拟现实带来的愉悦啦。

和定价高达 599 美元的 Oculus Rift,以及全套售价足足有 799 美元的 HTC Vive 相比,PSVR 还不到 400 美元的标价无疑让更多囊中羞涩的玩家看到了希望。再加上同期公布的「影院模式(Cinematic mode)」以及「独占的《星战前线》」两则消息,更让无数索系玩家由衷地发出了「大发诚不我欺」的赞叹:前者可以让大多数 PS4 已有的游戏和视频在 VR 环境下找到用武之地,后者则是「明确无误地显示了 PSVR 将会迎来大批重量级的优秀游戏」;在不少头顶青天的索饭看来,尽管距离正式发售依旧为时尚早,但结论已经显而易见——「如果在这个阿猫阿狗都在凑 VR 热闹的时代里必须要有一款游戏 VR 设备要成功的话,那非 PSVR 莫属」。

显然,低价策略毫无悬念地为这一轮的索尼博得了太多的赞许与关注。然而,事实真如众多忠心不二的索尼拥趸所预测的那样,PSVR 将会成为这场圈地大战最大的赢家吗?

我们不妨逐一来看:

首先, 正如我厂所报道的 PSVR 硬件信息所示 ,无论是在视野角度、设备分辨率甚至机身轻便度方面,PSVR 相比于先行一步登场的 Oculus 和 Vive 都没有任何优势,唯一看似胜出的似乎只有 120Hz 的最大刷新率——具体能发挥到何种地步,再议;

399 <wbr>美元的 <wbr>PSVR <wbr>注定会是明日的赢家吗?

其次,尽管打包发售的价格几乎只有整套 Vive 的一半,但对于想要完整体验 PSVR 乐趣的玩家来说,并不意味着硬件方面的投资到此即可宣告结束——根据索尼公布的信息,要想让 PSVR 真正达到完整形态,我们还必须添加 PS 摄像头以及 PS Move 这两项额外的硬件(其中,后者需求的数量还不见得是「只要一个好」);

最后,虽然我们在今天的 GDC 展会上看到确实了《星战前线》这个引人瞩目的响亮标题,但只要稍微多留意一点点就会发现, 原来此标题背后还跟着「VR Experience」这么个后缀 ——再想想安德鲁 · 豪斯在展会上的发言,言外之意不言而喻。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得出如下推论:

第一,节约成本的廉价路线直接降低了 PSVR 的硬件性能,注定会对这个平台上的原生 VR 作品画质造成明显的影响——倘若是以欣赏游戏性马赛克为乐的任天堂爱好者那还无妨,但对于向来把「高清画质」挂在嘴边的索尼死忠来说,这种画质天生低 PC 玩家一截的感觉恐怕并不会太舒坦;不仅如此,相比于只要消耗血本就能不断提升配置的 PC,PS4 主机本身显然没有那么可观的硬件扩展余地,因此开发商受到的性能制约也要更大——峰值 120Hz 的刷新率究竟有多少游戏能打满,熟悉 PS4 大作的朋友想必心中有数。

399 <wbr>美元的 <wbr>PSVR <wbr>注定会是明日的赢家吗?

第二,让我们来简单算笔账:在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Amazon 上的 PS Move 原价是 49.99 美元(一只),PS4 摄像头的全价则是 59.99 美元;即便考虑到现在的 Amazon 上这两款产品都有可观的折扣,按照两只 PS Move 一只摄像头的配置,最低也需要 102 美元才能搞定这些配置——换句话来说,在索尼官方的计划中,完整的 PSVR 价格应该要在 399 美元的基础上提升至少 100 美元。诚然,对于那些视索尼为 3C 救世主的死忠玩家来说,无论是 PS Move 还是 PS4 的摄像头几乎都会选择首发即入,硬件需求方面全然不会有问题;但对于那些看到 PSVR 感到心动终于下决心投身索尼阵营的虚拟现实游戏新玩家来说,他们面临的又将是怎样的局面呢?没错,我们当然可以选择更传统的 PS4 标配手柄来坐在沙发上平平稳稳按部就班地玩游戏,但我想多问一句:既然诸位追求更多是接近于传统游戏的体验,为什么不来选择传统的平面电视机作为显示设备呢?——也许你会说,视角方面的体验会与以往大为不同,但传统手柄与 VR 的浸入体验相容度真有那么高吗?「影院模式」究竟是为了哪部分人群所准备的,话已至此难道还不够明显吗?

第三,关于 PSVR 的首发游戏——说实话,我完全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狂热的索尼 Fans 信誓旦旦地宣称「只有 PSVR 才有值得信赖的一线大作」,虽然现阶段 Oculus 和 HTC Vive 上面放眼望去净是完成度聊胜于无的 DEMO,但其中依旧不乏亮点——尤其是 HTC Vive,目前已经依稀可以看到活用那对分离式无线控制手柄的作品了。再者说,考虑到 PSVR 的上市时间距离现在还有整整半年,六个月之后的 VR 游戏行业会变成什么样子?那份名单上又有多少作品可以达到预期中的水准来为 PSVR 打下市场?彼时彼刻已经对 VR 视野不再陌生的玩家又该如何看待姗姗来迟的 PSVR?恐怕唯有时间才会告诉我们答案。

归根结底,我们不难看出,相比于 Oculus 的「敢为天下先」和 HTC Vive 的「大胆向前走」,PSVR 的产品策略无疑选择了稳妥至上的保守路线。那么,这种方针究竟会有多少胜算?对如今正处于奠基阶段的 VR 行业又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别着急,此时妄下结论依旧为时尚早,我们不妨等到本届 GDC 展会结束、各方阵营的抉择都已暂告一段落之后再来分析。

399 <wbr>美元的 <wbr>PSVR <wbr>注定会是明日的赢家吗?


* 本文由 TECH2IPO / 创见(tech2ipo.com)科技编辑 @坏香橙 原创,转载或使用本文素材进行二次创作请参阅 版权信息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