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价格战正酣的 2015 年,这几个手机品牌却反其道行之

(2016-01-02 11:56:27)
标签:

杂谈

价格战正酣的 2015 年,这几个手机品牌却反其道行之

DavidZh 

粗略统计,刚刚过去的 2015 年里有超过 800 部手机新品上架销售。售价从数百元的老人机到几千块的旗舰不等,价格区间已经被众多新兴厂商和子品牌切分地极其细碎,过去以「千」为单位划分高中低端市场的传统做法在今天依然失效。

2015 这一年,魅族的中低端子品牌魅蓝,横空出世的乐视手机,以及传统厂商们一款接一款的低端机,不仅切碎了价格段,还让手机的屏幕尺寸变得异常繁杂。有 mini,有 Note;有 s,也有 Plus。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方法来观察整个手机行业。正如一加创始人刘作虎在一加 X 发布会上坦言的那样,「国产手机市场已经沦为屠宰场,大家都比看谁底裤脱得更干净」。

这显然是个不可持续的怪现象。

值得庆幸的是,即便在血腥残酷的屠宰场里,我们依然找到了几个从 j 不打价格战的国产手机品牌。与小米、魅族动辄数千台万的出货量相比,它们的市场表现或许不值一提,但我们反而认为这些品牌更应该获得公众的鼓励和支持。从市场营销出发的产品和从用户角度考虑的产品,在实际体验上有天壤之别。廉价机型对于厂商的意义首先是对出货量指标,其次才是好不好用。

从更宏观的商业模式角度讲,手机在许多厂商眼中甚至越来越像「副业」——卖手机挣钱与否变得不再重要,我有额外的增值服务,还有后向付费业务(向广告主收费)。手机业务里亏的钱可以从别的业务补回来。是不是听起来有点耳熟?没错,这就是乐视的所谓「生态反哺硬件」策略。

2015 年 4 月,乐视推出了三款号称可以超越 iPhone 的安卓手机,还悉数公布了多款机型的 BOM(硬件物料)成本,喊出「低于成本定价」的口号。且不论对同行的这种做法是否恰当,乐视无疑是敢为天下先,第一个脱下底裤的国产厂商。

紧接着,360 主导的奇酷、魅族旗下的魅蓝、华为的子品牌荣耀等又发布了一波新机,在 5-6 月份,酿造了本年度一个新机潮。传统的 1000-2000 价位,被切割为 1099、1299、1499、1699 和 1799 等好几个档位。千元以内的细分市场,除了红米和魅蓝系列,还有荣耀、酷派等诸多品牌机型。就连长于情怀营销的锤子科技,都在 8 月份推出了定位低端的千元品牌——坚果。

下半年的 10 月,终于有厂商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第一个坐不住的是小厂商一加。为了应对千元机挤破头的惨烈局面,一加推出了一加 X,定价 1499 起,主动放下「性价比」魔咒转而追求杰出的工艺设计和手感,却在有意无意地提高了一加 2 的性价比。

11 月发布的美图 V4 初看起来有异曲同工之妙。继续强调自拍和美颜特性,做工和配置毫不吝啬的美图 V4 起售价达到惊人的 3499。这或许是联发科平台售价最高的手机产品了。

而到了 12 月,知名创业者罗永浩的「封箱演出」上,锤子科技 T 系列的第二款产品 Smartisan T2 依旧挥别「性价比」,T2 在工业设计和手感拔群,硬件配置却只相当于一半价格的小米 4C。老罗在发布会上坦言,「锤子科技确实太慢了,如果 T2 在半年哪怕三个月前发布就有很强的竞争力」。

价格战盛行的当下,订单量不受工厂重视的小厂商显然更容易受到冲击。好在这股风潮可能要过去了,伴随着剩余产能的外迁,国产手机厂商未来争夺的市场更多在南亚、东南亚和非洲等地区,而不是中国本土。厂商们需要拿出更好的手机产品,打动消费者的钱包。一个带有预兆性质的关键转折点,是 11 月的小米发布会。发布会上,小米创始人之一雷军不再频频强调小米的销量成绩,而是打出一张「煽情牌」,试图让更多人喜欢上小米。在后续的一系列新闻事件报道中,雷军也多次表示希望小米成为一个「有温度」的品牌。

价格战正酣的 <wbr>2015 <wbr>年,这几个手机品牌却反其道行之手机品牌的性价比分布

从小米的成长经历来看,这似乎并不容易。尽管人们对手机价格早不像当年那样敏感,但是小米执着地坚守性价比策略,很难在短时间内扭转人们对「理想手机」的价格期待。

刚刚结束的小米家宴上,雷军表示想在 2016 年重点发展线下实体店,用类似于星巴克、麦当劳的加盟模式把小米打造成人人都喜欢的品牌。这对争议颇多的小米来讲甚至要比推出 3000 元以上高端机更加艰难。要知道,小米是第一个敢以接近成本的价格出售手机的国产品牌。在生产爬坡的初期,售出一台就有一台的亏损...

小米创办初期经历过的种种磨难,如今或许正困扰着锤子、一加等新晋品牌,好在今天的数码消费者已经不像五年前那样「为价格是从」了。

对 TECH2IPO 或本文有任何想法,可以添加我们的编辑部个人微信号进行交流:T2IPO001
招聘:加入 TECH2IPO/创见,全世界在等待你书写新的科技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