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人们总是奢望小巧的设备能做更了不起的事。
纵观数十年来技术的演进路径,几乎所有的消费电子设备都可以放置在由性能(X)、功耗(Y)和便携性(Z)三个坐标轴构成的立体空间中。每每你看到一款闻所未闻的新设备或品类时,几乎都可以在这个坐标空间里找到它对应的位置。发布一年有余的 Apple Watch 和其它一众 Android 智能手表也不例外。
作为一个在意生活品质的人,智能手表于我而言当然会带来诸多便利,比如实时消息一瞥即知,当然也可以作为健身伴侣记录下锻炼的生理数据。然而,手表的智能就「仅此而已」了吗?在性能、功耗和便携性的立体空间里,智能手表又将勾勒出怎样的进化路径?
就这些问题,我有幸在一汽丰田冠名的离线 OFFLINE 大会上,跟出门问问产品总监林宜立聊了聊。

创见:
那么在您看来,目前还不具备独立通讯能力的智能手表,能成为一个所谓的「平台」吗?
林宜立:手表当然是可以成为平台的。智能手表拥有平台级的计算大脑,可以形成丰富的应用,有一个完整的生态。另外相比起手机,手表用起来比较「无感」,符合人们的传统佩戴习惯,操作距离和路径更短,更方便,而且交互方式上可以采用更自然、更直接的多种方式。 手表因为贴身携带,还可以收集手机收不到的人体生理数据,比如心率和睡眠状态,还有更精确的步数。未来的手表肯定会具备更多功能。

创见:
林宜立:长期来看,手表将来肯定会具备独立的通讯能力。当然,这需要在功耗控制、运算能力和电池技术等很多方面做出突破。这也是业界共同面临的难题。如果能突破续航的瓶颈,把产品体验做好,肯定会受到用户欢迎的。

创见:
林宜立:手势和语音其实都符合人性,而且互相并不矛盾,可以共存。智能手机培养了用户触控的操做方式,但语音作为最自然的交互方式,也有一些独特的应用场景。 我们的智能手表 Ticwatch 能够在生活垂直领域比较顺畅的进行语音交互,随着未来科技的发展,智能手表上的语音助手将能够提供更好的体验,用户的使用习惯也会慢慢被培养起来。
创见:
林宜立:我觉得这是一个先有鸡和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一方面用户的习惯需要培养,另一方面语音识别和搜索的产品体验仍然不够完善。导致大家对语音搜索技术的信心不是很强。我们在这个领域一直很专注,除了手机端的应用,在智能手表 Ticwatch 上也做了不少尝试。目前已经看到了不少可喜的趋势。整个语音搜索技术和智能手表品类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随着产品的不断迭代和用户的尝试,相信未来语音功能将来会越来越被大众信任和接受。
创见:
林宜立:我们更注重语音搜索的端到端用户体验。人工智能语音交互技术其实可以划分为四个环节:语音识别、语义分析(NLP)、内容搜索和终端展示。我们对与这四个环节都进行了技术积累和产品体验的优化。这种专注和垂直整合是问问的核心优势。举个例子,可能目前大多数公司在语音识别这第一步的准确率都做得很不错,相差不大。但是由于并非每一家都会针对后面几个环节进行优化,因此到最终产品端的用户体验差别就比较大了。 正是因为我们在这个领域的专注和差异化的战略,以及自成体系的独特的技术和勇于创新的勇气,谷歌选择了与我们进行战略合作,并成为了我们的投资方。目前,国行版的 Moto 360 二代手表,华为手表等采用 Android Wear 系统的智能手表,均在出厂就内置了出门问问的语音搜索功能。我觉得这些一线厂家的选择,背后也反映了我们的技术实力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创见:
林宜立:新产品的计划是有的。在手表这个领域,我们会坚持软硬结合的道路,把 AI、软件操作系统和硬件的开发设计这三个核心竞争优势都做的更好。同时我们也会在车载、智能家居、机器人领域持续寻找机会。
创见:
林宜立:智能手表作为一个控制端和展示端,可以成为智能家居体系里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这本身还是由于手表更贴身,更无感,更便捷的属性决定的。举个例子,比如你下班路上想提前打开家里的空调,抬起手腕点击一下手表按钮就可以了,没必要再费劲的掏出手机、解锁、找到对应的智能家居 App 进行操作。 当然,整个智能家居的成熟,更多的是要依赖生态系和通讯协议标准的建立。
创见:
林宜立:出门问问的目标是打造下一代的人机交互技术。我们未来会集中精力做好 AI 的后台核心技术,并且持续在前端寻找合适的用户场景和产品形态。
创见:
林宜立:「Tic、 Tic、 Tic」一方面是钟表指针转动的「嘀嗒」声音,另一方面,「TIC」是「Time in Control」的缩写, 希望用户在使用我们手表的时候能够真正做到「时间有序,生活有趣」。

* 离线 Offline 大会是科技杂志《离线》第一次举办的线下交流活动,本次邀请到了果壳网创始人姬十三、IPN 联合创始人 Rio、上海交大教授魏武挥等互联网人士。如果你错过了这次大会,没有关系,它们家截至目前还出版有四本杂志书,感兴趣的同学不妨搜搜看。
本文作者DavidZh,于创见首发。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招聘:加入
TECH2IPO/创见,全世界在等待你书写新的科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