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本地应用与网页应用的对决延伸到了虚拟现实领域

(2015-10-21 15:06:25)

本地应用与网页应用的对决延伸到了虚拟现实领域

创见干货:

从移动互联网开始兴起,在程序员的世界中排名第一的话题就似乎永远被「本地应用与网页应用到底哪个更好?」牢牢霸占。如今,随着虚拟现实技术进一步成型,浮出水面,这个经典的争论话题也随之出现在虚拟现实领域。

本文作者是 YouVisit 的 CEO 及联合创始人。该公司致力于在全数字平台上实现虚拟现实技术及沉浸式体验,其业务领域囊括了从研发到营销再到最终商业化的整个过程。他在文中明确的指出: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网页应用将成为焦点。且听他是如何评说的。

任何一款创新科技出现的时候都免不了争论,尤其是大家在如何应用它,如何使用它上各持不同看法。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似乎人们天生就喜欢选边站。当然虚拟现实这款技术也不例外,如今越来越成为人们争论的热点话题,其内容包括了「Oculus 与 Vice 孰优孰劣?」「游戏与现实世界的体验到底有什么区别?」「眼球追踪技术和手持控制技术到底哪个好?」这些话题固然引起人们的唇枪舌剑,但是却都比不上下面的这个话题,「本地应用与网页应用到底哪个更适合虚拟现实技术?」而这个话题的经典程度自从移动互联网崛起的时候就已经高居榜首了。

虚拟现实一开始的确是以网页 App 来开发的,但是最近随着虚拟现实技术越来越成熟,也越来越容易被人们接受,其趋势朝着本地应用的方向发展。但如果虚拟现实技术继续往前发展,越来越趋近于极限的时候,对网络 App 的应用需求就会进一步凸显出来。本地应用主宰市场也注定是昙花一现。下面是原因:

网页 App 和本地应用之间的区别

一开始,让我们先澄清概念,划清界限。原生本地 App 可以通过数字设备的 App 商店进行下载获取,这个商店有可能是 Google Play 又或者是 Apple 的 App Store。鉴于这类应用能够充分利用设备本身比较凸显的硬件性能(包括了加速器、摄像头、等等),而且更因为不依赖于网络就可以独立运行,这些软件对用户有着「天然友好」的属性。

相对应的,网页应用是通过浏览器来实现的。只有在数字设备登陆互联网之后,网页应用才能够发挥作用,当然还得需要 App 的缓存以及设备本地存储空间作为支撑。网页应用往往设计上看起来很像本地应用,但它们往往都是通过 HTML 5 开发而来,用户手边任何种类的移动数字设备都能够进入这类应用中。

一般来说,在虚拟现实应用的开发过程中,本地原生应用成为了大家更为普遍的选择。也许是因为其应用本身从形式上更加贴合手机,所以用户们觉得只有这些应用才能发挥更强大的功能。在很多时候,不管是数字移动用户,又或者是开发者,他们都或多或少地觉得网页应用没有原生应用那么专精于虚拟现实。但是这只是人们的误区而已。无论对用户而言还是开发者来说,网络应用能够给虚拟现实打开更加广阔的天地。

网页应用的好处

跟一款原生应用不同,一款跨平台的网页应用几乎能够适用于所有数字设备上。这就能够方便开发者保证虚拟现实内容在跨平台表现上实现统一性。

而原生应用往往是针对某个数字设备特别定制,如果这个用户的数字设备性能更强大,有更好的图片处理芯片,那么自然会占得更多便宜,所以虚拟现实内容呈现的质量,甚至于完整性,流畅性是取决于每个用户的手机性能的。而网页应用能够对虚拟现实内容进行有效控制,而不去管用户到底用什么设备。

其实跟大多数人理解的不同,网页应用的运行速度也可以很快。因为它们是利用 JavaScript 开发,通过利用 WebGL 技术来实现交互式画面。因为 WebGL 没有选择利用 CPU,而是利用显卡来进行复杂算法,网页应用能够实现更加强大的计算能力,这对于实现一个真正沉浸式的虚拟现实体验非常有必要。

目前有一些公司都瞄向更广大的客户群体,为他们持续不断地设计虚拟现实内容。网页应用能够帮助开发人员对特定的游戏内容进行有效的控制,而对于原生应用来说,用户下载了这个应用之后,还需要经常对其进行更新。如果用户不选择更新,那么公司就很可能跟他们的用户断开联系。相反,如果通过基于网页的操作界面实现对虚拟现实的控制,公司就能够迅速实现应用的统一更新,更好的控制用户所享受到的内容。

网页应用的局限性

当然,网页应用也不是没有短板的。首先就是它对网络的依赖性,这就大大限制了虚拟现实应用开启的地点和时间。这在当下深度依赖数字应用的时代中,确实对于消费者来说不是一个好事。但是,这个限制可以借由 HTML5 来打破,它有能力让移动网页 App 内容进入到线下状态。当我们持续地向移动互联网时代迈进,WIFI 的普及也会不断加速,这方面的短板在未来会很有可能越来越不会再成为一个问题。

当然网页应用还涉及某些硬件设备性能上的制约。就比如虚拟现实中需要用到手机的加速计来收集定位信息,追踪方位以及头部运动等等。但是有一些手机的浏览器并不会报告这样的数据,相应的统一标准也没有在浏览器这块儿建立起来,有很多手机并不会将加速计的信息传输给浏览器的。最终的结果就是也许某个设备追踪功能在某个手机上表现的非常好,但是在另外的一款手机上就会出现大麻烦。

为了让虚拟现实科技成为真正主流,为大众所享有的一款技术,我们就必须重新检视它所要整合进入的系统。首先是要保证任何环境下有着稳定的 WIFI,其次还要保证浏览器的性能。这不仅仅是让网络应用能够打得开,更关键是的是为开发者打开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方便他们进行创新,推动这项技术不断向前。

谁是最后的赢家?

如果不提上文中所说的层层挑战,最终网页应用成为最后赢家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目前的公司正在把越来越多的资源和注意力投放在他们的浏览器上。诸如 Flash 以及 Silverlight 这样的系统正在没落,而开发者正在想方设法利用更加简洁的浏览器和 HTML 语言尝试利用创新思路来开发应用。

鉴于市面上存在着这么多款的手机,而且多元化的趋势还在不断加剧,想要专门开发一款特定的应用,统一能够完美运行在所有手机上,这在短期来说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而这就是基于网页的应用能够趁虚而入的地方。尤其是现在浏览器的性能越来越能追的上原生应用。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已经出现在 Unity 5 引擎中,它现在已经可以让自己的代码转化成为 HTML5,这毫无疑问为未来指明了方向:虚拟现实技术确实能够在浏览器内实现!

本文来源:ReadWrite 译文创见首发 由 TECH2IPO/创见 花满楼 编译 转载请注明出处TECH2IPO/创见已将成立以来的创业知识辑录成书,是新时代创业者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的良师益友。书名《创业百道》,感兴趣的读者可点击这里在线购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