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本文来源:blog.frontapp
创见干货:
本文是 Front App 的创始人在 Y Combinator 中待了三个月后写出的总结文。她首先总结了 YC 对于初创公司意味着什么,能够带来怎样的推动作用,其次向所有还在 YC 门槛外徘徊犹豫的创业者给出建议,做好哪几点才能有效地提升进驻 Y Combinator 的成功率。
四个月前,Font App 终于通过层层筛选,进驻到 Y Combinator。最近,有好多人前来询问这家世界顶级孵化器究竟能带给初创公司怎样的帮助?这里面要说的内容太多了。
如今三个月已经过来,我很愿意分享一下我们的团队收获,我们的产品和融资又都获得了怎样的进展。
YC 要么会摧垮你的团队,要么成就你的团队,不管怎样,这都是一件好事。
Y Combinator 是一家有着鲜明风格的孵化器,它所给予初创公司的各种帮助中有一点特别凸显:那就是在你待在其中三个月后,团队成员就稳定下来了。
当 Front 刚进入 Y Combinator 的时候,只有五个人,除了笔者,还有另外的联合创始人,再加上三名雇员。当时为了方便创业,整个团队在 Palo Alto 租下了一间房子,能够容纳五个成员在里面生活以及工作。因为这五个人里面都不是来自湾区的,甚至还有的人不是美国的,所以大家租住在一处确是不错的折中办法。五个人,远离了家人和朋友,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每天心无旁骛的专注于创业本身,客厅就是大家的办公区。但同时这也意味着五个人要 7 天×24 小时的不间断的待在一起。
俗话说的好,没有什么比同住一个屋檐下更难的事了。而与此同时,YC 会不断地施压,逼你至能力、心态的极限,并且不断给你拿出计划外的状况让你应对。当一切顺风顺水的时候,大家的相处怎么都好说,但是一旦进驻到 YC 后压力不断陡升,那么与所有人的相处就是另外一个版本的故事了。有可能大家需要共同面对一段沉默、士气低落的时间,也许是一次非常糟糕的午餐,甚至是面对连续几周完全不见用户增长的尴尬。这种磨人心智的情况会耗尽每个人的斗志,逐渐得大家都开始觉得疲惫。不仅仅作为创业者的你需要跟大家搞好关系,你更需要确保每个人的士气能够维持在某个水平之上,每个人早上起床的时候至少是振奋的,在一路走到客厅的时候都在谈论到底怎么做才能带给用户他们喜欢的产品。
Front 团队从夏天一路走来,经过 YC 的磨练后变得更加强大。如今创始人们都知道各自的角色,知道如何并肩作战,这一切都是无价的财富。
它能帮助你回答这个决定生死的问题:你的产品是不是人们想要的?
并且
Y Combinator 能够迅速的让产品出炉。
考虑到 Y Combinator
也是一个「加速器」,那么上面这个标题显得有点儿大白话了,但是下面就解释了为什么它能够做到这一点。
作为某一批入驻 YC 的初创公司的一员,你会因为在 Demo Day 上的亮相,以及自己在 TechCrunch 上的产品发布获得极高的曝光度。也正是因为这一点,Front 在一开始的几周获得了超过 300 名的注册用户。
YC 的合作伙伴都具有四通八达的关系网,它们能够帮助你的项目去向更远的地方,见到各种各样的资深专家、潜在用户、媒体记者……
YC 毕业校友网络更是一个四通八达,且相互信任的平台,能够给你的项目起到很好的支撑推动作用。这个平台迄今为止已经拥有超过 1400 名创始人和 700 家初创公司。当这些同出 YC 的「师哥师姐」们当面指点的时候,真的每一个人说的话都可谓是金玉良言。甚至于 Fount 团队还曾经与 Stripe,DropBox,Airbnb 等知名初创公司展开会议。
还有硅谷本身,让身处其中的初创公司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能够召开更多富有成果的项目推介会以及融资洽谈会,机敏的投资家和热情的创业者如深海中的鱼儿四处游弋,相互寻找着对方的身影。
但是有一些事儿还得自己来搞定:YC 绝对不会告诉你人们想要什么。
一件非常肯定的事:YC 绝对不会替你来完成最重要的工作,探知人们到底想要什么。
我到现在还记得最终遇见 Paul Buchheit 的情景,他可是 Gmail 之父啊!在跟他的见面中,我们围绕着目前所开发的 App 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就谈到目前产品开发有三个方向,征求他的建议,问如果他是我们的话他会选择其中的哪条途径?我们当时都想着他肯定会做出答案,让一切变得更加清晰。但是他的答案却是:「从你的用户增长中寻找答案。」
说实话,我们没人会因为这个答案而感到失望,因为这短短的几个字里面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其一我们比任何 YC 合伙人都要更加清楚市场;其二是我们跟客户的交谈比其他任何人都要多。所以这就意味着他不会有答案,而答案必须靠我们自己去挖掘。
最后总结一下:如果你的初创公司很棒,身边有很多随时帮助你的人,而你需要在接下来的日日夜夜,全力以赴解决最困难的问题,并作出艰难决策。而 YC 能够起到的最大作用便是帮助你问出最正确的问题,把焦点投放在当下最正确的事情上。
它让你的财务状况更加安全,至少是在未来的 18 个月内无需操心。
在 Y Combinator 待了三个月后,Demo Day 的项目推介绝对是一件大事,当然它也会带来额外的压力。不管怎样,你需要相信一切都会安然度过。事先对着镜子做上百上千次的排练肯定是必须的,甚至要到达一种脱口而出,下意识的演讲,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的熟练程度。
但与此同时还要强调的一点是,并不是你一个人在战斗。YC 的合伙人们也会随时在你背后力挺你,任何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都会立刻出现。不管是正常的办公时间,亦或者是深夜还是周末,只要问题出现,只需要打个 Skype 电话就好。
在 D 日,不要想着能够博得在场所有投资者及其他人士的注意,如果我没数错的话,在场大概有 500 多人。其中当然不乏一些非常知名的风投基金,比如 Sequoia 以及 a16z,同样还有实力非常雄厚的种子基金,比如 SV Angel,First Round,知名的天使投资人更是数不过来。但是他们对于 Demo Day 上的期望跟你一样深切,他们关注的投资对象远远超过你一家的初创公司。所以你只需要摆正心态,将自己的这次项目推介当成一份礼物送出去就好,剩下的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对申请者的一些建言忠告
1.关于初次申请
一定要简洁:对于抛出来的每个问题,只需要一两句话就能解释的清楚。
用数据说话:数据包括了多少的代码行,测试版发布了多少次,测试版用户数量,你的目标市场规模多大,产品定价等等各方面内容。
证明你开发的东西确实是人们想要的:这当然还是得回归到数字上:到底有多少邮件订阅户,多少已支付用户,有多少活跃用户,预订订单数是多少。你还可以将市场上获得的良好的反馈分享出来,又或者给出一个大概的投资回报率。
2.关于面试
同样要简洁,每次回答问题不要超过 15 秒钟。要知道在面试房间里的时间过的飞快,而你总是想着把方方面面都谈到,请注意每次回复所花费的时间。
还是拿出数据,请自由的使用在上一环节申请中所谈到的各种数据。
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请先预估你到底会被问到什么问题,把这些问题列成一个清单,并写下已经准备好的答案。一旦做好之后,将这些答案分门别类,分发给负责对应领域的联合创始人。
排练,不要觉得自己提前已经准备好答案就胜券在握。你需要不断的排练,一遍又一遍。一般来说大家都会排练 10 次甚至更多,以确保到时在场上不出现任何细小的差错。在面试的前一天你可以停止排练,这样避免到最后给面试官生硬刻板的背诵的印象。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你自己可以模拟一次面试,当然你面前应该是一家美国公司。视角的转换会让你看到其他公司是以怎样的方式推销自己的产品的,方式的多样性会给你带来灵感。
3. 不要羞于寻求意见帮助。
在没有进入 YC 之前,我们就已经获得了很多人的帮助指点,这其中尤其要感谢那些从 YC
走出来的初创公司。他们有的会帮助我们模拟一次面试,有的会帮助我们针对棘手的问题准备答案。而如今 Front 也进驻
YC,也非常乐于伸出援手,帮助其他的初创公司。(如果有任何想咨询的问题,请不要犹豫,发邮件到
如果在书面申请递交之后遭到了拒绝,请不要沮丧,往好处想:你现在更加了解目标市场,自己的团队,你将自己的想法、愿景凝结成具体的文字。如果没有这次申请经历的话,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如果你在面试后遭到了拒绝,你需要好好找找原因,接下来很可能因此获得产品质的提升。SoapApp
就是这么过来的。如果你想问他们一些问题,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