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进入 2015 年,手机厂商们比以往更拼。拼低价、拼参数、拼工艺、拼代言人... 而市场真正的反映如何呢?我们联合了大数据研究公司星图数据,为你奉上真实的市售及销量情况。
我们将用信息图的形式呈现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销售情况,这篇是整个系列的第一部分。我们将手机市场划分为低中高三个细分市场,分别用不同的价格对应不同的市场区间。具体划分方法如下:
-
低端:400 以下
400-700 -
中端:700-1000
1000-2000 2000-3000 -
高端:3000 元及以上
本篇是系列文章的第二篇,关于竞争激烈的中端机市场。通过星图的大数据系统,我们发现,中端机的线上销量明显受到双十一和 618 两个电商购物节的影响,年前的三个月是中端机出货的黄金期。在用户属性上,女性比男性更在意性价比,而男性用户则关注更高的配置和档位,他们的换机欲望非常强烈。在不同价位机型的地域分布上,广东、上海、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对中高端机型更感兴趣,而山东、江苏、四川等人口大省则成了中端机销售的主要地区。
品牌方面,小米凭借低端的红米系列在 700-1000 元档成为占据上风;1000-2000 元档,小米、华为和魅族挣得难分高下;而到了 2000-3000 元价位,华为、三星和后起之秀锤子却获得了优势。2000 元似乎成了小米冲不破的魔法咒语,无论怎样努力都难见异军突起。
中端市场仿佛是个泥潭,众多国产品牌的机型高度同质化,从外观到工艺到配置到价格,那些没有卖点和亮点的机型和品牌无疑被排除在本节内容之外。但对于上榜的厂商来讲,即便领先也是暂时的,这个市场的厮杀远比你想象的要激烈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