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聚焦]半年了,余额宝被干掉没?

(2014-09-25 11:23:36)

http://mmbiz.qpic.cn/mmbiz/W3Ldy0yLy153cibtNXPkVajZk99kHwQHYoSowWrV4jibz0FoVcqhgFHq2hrmU1rUHicW0z3KX60ibGbwhjiaFY5oRicQ/0


  今年以来,余额宝的收益率整体上呈下降趋势,甚至有预测说收益率将跌破4%,但是7月份以来,余额宝的7日年化收益率一直表现稳定,徘徊在4.1%左右。


  更有数据显示,在前一段余额宝收益率降低的情况下,其基金规模、收益总额、投资者数量等各项业务指标都在增长。


  余额宝的收益率为何突然稳定了?在监管部门不待见,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银联等联手封杀扼杀,媒体不断放出收益率下降的负面消息下,余额宝们为何如此顽强?

三个月了,余额宝的收益率为何突然稳定


  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4%的收益率意味着什么。


1. 余额宝4%的收益很划算


  这段时间以来,余额宝的收益率比较稳定,一直在4.1%左右徘徊,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余额宝在通过调整基金资产组合来克服“协议存款依赖症”,其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所占基金投资比例已经由年初的90%以上下降到现在的85%左右。


  另一方面,国内市场资金面状况则对余额宝的收益率产生了更重要的影响。


  业内分析师认为,余额宝的收益在4%以上是比较正常的水平,因为现在资金面并不算特别放松,余额宝80%以上的资金是银行的协议存款,而银行协议存款的收益也在4%以上,一般不会跌破4%,除非市场资金特别充裕,协议存款泛滥,收益才有可能跌破4%


  相比我们平时的存款利率,以工商银行的最新存款利率为例,余额宝还是划算的。如我们选择定期、零存整取方式,并且存3年的话,利率才有2.9%,而只有整存整取3年利率才能达到4.25%。


2. 余额宝的本质是货币基金


  余额宝又名增利宝,其本质是货币基金,由天弘基金公司设立并进行管理,于20136月上线。


  货币基金是基金的一种,其运作方式是聚集社会闲散资金,由基金管理人运作,基金托管人保管资金,是一种开放式基金。


  货币基金的特点是专门投向风险小的货币市场工具,区别于其他类型的开放式基金,具有高安全性、高流动性、稳定收益性,具有“准储蓄”的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低风险的货币基金不等于没有风险。并且,由于追求安全性和稳定性,货币基金的收益通常偏低。


3. 影响货币基金收益的主要因素


  对余额宝有正确认识后,我们再来分析余额宝的收益率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余额宝的本质是货币基金,它具有货币基金的一般特征,货币基金主要投资于三大类资产:债券、买入返售金融资产、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等。


  根据余额宝2014年二季度报告,余额宝的基金资产组合中,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所占投资比例高达85.13%。也因此,资金面的紧张程度影响着余额宝收益的高低。


  当市场资金面紧张时,银行资金需求提升,货币基金收益率会走高,反之则会下降。因为当资金面紧张时,银行需要到处找钱,余额宝手握大量资金,议价能力高,能够获得较高的收益。当资金面得到缓解时,银行的资金紧张程度下降,余额宝的议价能力随之下降,收益也随之下滑。


取缔事件半年了,余额宝的生命力为何如此顽强


  余额宝们的生命力顽强主要有两个原因。


  与美国类似基金相比较,美国货币互助基金在上个世纪60年代诞生,消亡于上个世纪80年代。但是,其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中国的余额宝们充分借助了互联网平台的新经济基础,而美国没有。


  同时,余额宝本身强大的生命力还在于,其兼顾了支付平台功能、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即变现力。这是美国、中国国内其他类似基金不具备的。


  一般情况下,你让渡了流动性后,收益率就高;反之,你想拥有流动性,那么,收益率就低。这就是活期存款利率低于定期存款利率的原因。然而,余额宝却使得投资者既没有让渡流动性,又获得了较高收益,同时,还有购物支付功能。这是国内外其他任何类似基金产品都不具备的。


  一句话,互联网思维,互联网平台的新经济基础是互联网金融的余额宝生命力所在。


http://s14/mw690/004hm2rJgy6M76GjnpXad&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