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甩手功治百病(来源:360个人图书馆)

(2019-03-30 13:12:53)
标签:

健康

分类: 传统功法

甩手功治百病



甩手功由中国古代“易筋经”蜕变而来的,“甩手运动”其实名叫“达摩易筋经”我现在之名为“甩手功”。这套功夫,容易学习,用地不多,随时随地都可以练习,只要有耐心毅力,一学就懂,不论大病,小病,久病,缠绵难医的病,一经练习,三几天后,便发觉它有好处,如果见效稍迟,就是做未到家。只要能耐心研究清楚,再为天天练习,一定有效。


初做,由于你未尝经过这样的持久,同时要意在上轻下重,未免觉得很累,但不要紧,只要想看这是一门绝好对防病治病的奇术,继续有恒的练下去,一定不久便有奇迹出现,所谓奇迹,那是你在练功的时候,打饱呃,连连放屁,这就足以证明你的肉体内脏随同运动,气血已在流通,才会打呃和放屁,因此,你应更加深信它的好处。


这“甩手功」何以有这样的威力呢?你必须明白:“甩手功”由“易筋经”变化而来,易筋之意,是使弱的筋,变为强的筋,病的筋,变为壮的筋,使已经生病的人,慢慢痊愈,未病的人,充分健康。运动重点,着重我们两手的手指,手掌,手腕,两脚的足趾,足跟,膝部,通过手指手掌手腕,足趾足跟膝部的十二条筋脉,予以同时牵拉,使其受到刺激而起伸缩运动。因伸缩运动而转弱为强,由既病转为不病。由不病变为健康延年。这“易经筋”已经具有的疗效,“甩手功”,那更是了不起。


我何以说“甩手功”有超于“易筋经”的功能呢?
由于“甩手功”是有中医和西医的理论根据,证明它确确实实反应绝对良好。第一、关于行气行血,有很大的功能,人类的脏腑,对于血,气足与不足,能否畅行无阻?于这个人的强,弱,有病或无病,是息息相关的,西医的理论:人体的“热”和“能”,是支持内脏有很大的关系,等于一辆汽车,汽油在汽缸内燃烧,才可以获得化学“能”的作用而动,便牵引了整个汽车在行动,没有“能”,它就不能开动了。人体的生理过程为脑的思维,肺的张合,心的跳动,血的循环,以及肠胃的蠕动等等都会消耗一定的“热”,“能”,人要为持体温,也是要维持热能的反映,热能足,则气色好,热能不足,则乌云盖面。热能的来源,是取之食物,但食物当消化吸收后,是不能直接产生热能的,它要经过化学变化,是要吸入氧气,食物获得氧气,进行氧化,才可以产生热能,所以中国的医学认为这种氧气变化的“炁”(与“氣”通,不过用这个“炁”来代表较好),是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内容。血液具有由肺裹收集空气,从肠胃收集养料,再把这“炁”和养料运送到全身的细胞去,让它们进行气化,就可以产生热能的作用了。同时全身的细胞的废料回收,而排出体外,这便是我们的屎尿。


血的循环好功能好,人体的整个生理过程自然也顺畅,人体的健康生活,自然获得保证。


这样一来,“甩手功”,不断的用手的劲力扩张胸肺,增强血液循环,由于心的鼓动,有“炁”在帮助血在血管内流动作功,也可以加强运输养料空气,和废料废物的两种作用,所以打呃放屁体内发热,相继而形成,故中国的血“炁”之说存在,也证明这“甩手功”的了不起。


至于“上虚下实”,挥手像扒船,提肛门像忍大便一样,两眼平视,数数以便记忆做了几多次,轻轻摇手以三分力量向前而以七分力量甩手到背后,这一连串的观想和动作,是帮助“甩手功”的姿势到完成和发挥“甩手功”的独特疗效。如果加上易筋经十指翘起向后,使筋也运动,那更有功效。


还有十二个“宜”字,做甩手功的人,定必须牢牢谨记,不可忘记,
由于我们一面做,一面要观想,假定忘记一样,便美中不足了。


十六“宜”字诀如下:


上宜“虚”,“虚”字乃空虚之意,可想上体完金空虚。

下宜“实”,“实”字乃厚重之意,可想上轻下重。

头宜“悬”,“悬”者挂也,想似有绳悬起顶上之发。

口宜“随”,“随”者随合,将嘴巴微微合起。

胸宜“絮”,“絮”是棉花,想胸部如棉花一样轻松无力。

背宜“拔”,“拔”者像有东西在上而用力将你的背脊拔了起来。

腰宜“轴”,“轴”是车轮的轴心,想象你的腰脊骨左旋右转。

臂宜“摇”,手臂似扒船的轻轻在摇。

肘宜“沉”,肘即手踝,在甩手之际,用意沉下往后甩出。

腕宜“重”,在甩手时,腕部应该用力之后翻并且将掌突筋露,使胸部挺

张。

手宜“划”,划者划船也,手向后作划船状,也是使内脏不断牵动。

腹宜“实”,如果肚子像铁石之实,则自有上轻下重之感。

跨宜“松”,双足稍为闸马,跨部自然轻松。

肛宜“提”,像忍大便一样,将肛门上提。

跟宜“石”,将臀部稍为下沉,腰伸宜,自然脚跟稳如盘石。

趾宜“抓”,用意念想看一双足掌似有勾地面,不由自主便达到“上虚下

实”了。

尚有应注意的九点:

1、「甩手功」时,以空腹为宜,如饭后须二三小时之后,来做就不会波及

肠胃。

2、头放平正,眼向前望。

3、初做时,青少年起码甩手五百次,老年人,则三百次到四百次,到第二

天做的时候,照你的体力所能负荷的随便增加甩数。但到了一气甩二千次,

就应停止,以免体力消耗过甚,宁可稍歇再甩。

4、你一定要自已暗数数次,因为数数,就心无杂念了。

5、为着减免思想负担起见,你可于数数时,先将第一个一百,记着头顶,

第二个一百,记着左耳,第三个一百,记着右耳,第四个一百,记着鼻子,

第五个一百,记着下颔,第六个一百,再记着头顶,然后左耳、右耳、鼻

子、下颔如是者周而复始,则二千之数,必不致错乱。

6、我的经验是,初做的时候,每五百次甩手,适好是十五分钟,由此类

推,做完一千次,刚好是半点钟,做二千次适为一小时。

7、最好常甩手时,舌顶上颚。

8、如练久了,能每三十次,忍着呼吸(即闭气来做)那当更能刺激内脏的

气血。但不能忍这样长久时可衡量来做。

9、提肛门:能加上“意守肛门”,那是最好的,所谓“意守”是气功的术

语,义即用意守着肛门,不使下堕,那是帮助着加强中气的功能。


好了,我们照下列的图开始做了:

1、站立。

2、照肩膊的宽度两足分开,双腿微曲,(即半闸马)练惯了固然上轻上

重,而且加强腿力。再者由于我们脚趾各有神经通到内脏,如果曲腿来做,

即可防阻心脏病了。

3、先使头放平正,双目向前,朝远处望,同时想看“上虚下实”脚跟下沉

后,碑顶上颚,缩肚,提肛,闭气。

4、开始甩手,虚上,用力在四十五度之下,两腕和臂向后翻,同时开始数

数,切记出手用三分力,回手用七分力,同时翻掌朝天,胸肺得以扩张。

5、足部抓着地面,气沉丹田。

6、最好能吸气后,停止呼吸来做,停得几久就几久,由于停止呼吸来做份

外见功效的,气蕴于内脏,自然在内脏行走,固然内脏起变化,而四肢肌肉

紧张,这即是增加内脏氧化作用。

7、初做,腿部隐隐作痛,尽管忍耐,做完后,举步难行,但过了一会,则

觉脚步轻松,尤其上下楼梯,大异于前。

甩手治眼病

患高血压影响了眼睛,经过甩手后,血压回复正常,眼镜也可不用。

眼睛有沙眼、有色盲、眼皮上生小瘤。甩手后体质增强,体重增加,眼睛也

没有毛病。甩手后普遍规律是:能走路、能睡觉,证明新陈代谢起了变化。

甩手治半身不遂半身不遂,中风、高血压、关节炎往往在一起,这个就是身

体内部气血不平衡,影响流转分布,使经络、肌肉、骨节起了变化。

特点是两边脉不一样,一边高(多),一边低(少),有的每分钟相差二十

跳、十跳,而往往一边手脚就有酸、痛、麻木的反应,实质上,上下往往也

有问题,上而充血,下而血气走不到。甩手对这个病有特效,为什么?甩手

不独能治,而且还可以防止中风的前兆。

中医有「脉从跟脚起」的讲法...甩手之所以有作用,在于甩手后脉有变化,

脉代表五脏六腑。半身不遂是头重脚轻即上实下虚。

甩手与脉的变化

按脉是中医一大发明,古代医学家对脉理作了很精细的工作,有辉煌成就,

从脉的变化中可以了解五脏六腑的变化,体质的强弱。甩手之所以能冶病,

关键在于能改造体质,既然能改造体质,当然也从脉理反映出来。

1、心脏病、高血压,一般脉浮高,太快,血压提高,跳得越快。因此,心

脏病与高血压是密切联系的,正常的脉是60至80匀长有力而深。心脏病、

年老体弱的脉低是60而微弱,低血压脉散弱。

2、血液病,淋巴病,一般脉慢弱,有的按之不动,有的左右不一样,两边

脉的矛盾,血流也有矛盾。

3、半身不遂,中风的人往往脉两边不一样,有相差每分钟20跳,与关节有

关,一边不通,一面压力增加。

脉太快的病是血不能控制气,气就损失,是血分的不足。甩手能够补血,就

有控制气的作用。从按摩肠胃等处增加运动,对于吸收营养上去补,脉跳太

慢的,是血流转有阻碍和血量不足,甩手后四肢在运动牵动背、胸、腹,阻

碍打通了,淤血赶走了,当然脚也正常了。脉的改变是经路的改变,脉从脚

跟起,甩手重心在脉,脚用劲,如老树生根和打柱一般打下去,使脚里的气

血起了按摩作用。因此通达全身,肌肉、皮肤,骨节,通通都不难改

变。“上三下七”、“上虚下实”,而更加明确地规定虚实的程度和用劲的

比例。

上面三分,下面七分,手里三分,脚里七分,出手三分是虚,回手(下来)

七分是实。

初做腿部隐隐作痛,要尽量忍耐,做完不久则觉得脚步轻松,百病消除延年

益寿,请坚信不疑,每日做“有恒为成功之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