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老三
老三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071
  • 关注人气:1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付国兵的一招三式之一:和胃三式

(2018-11-01 14:15:08)
标签:

健康

分类: 传统功法

付国兵的一招三式强五脏(1)和胃三式

 

(来源:wuzhebb的博客


付国兵教授,做客养生堂,指导大家如何自我做好脾胃的推拿保健,介绍和胃三式来缓解胃胀胃痛。

如果经常感到胃的存在说明胃有毛病了。胃脘穴在箭突与肚脐连线的中点。中脘穴是胃的墓穴,即精气积聚的地方。此穴轻者可以有疼痛,结节;重者可有反跳痛。胃不好的可以常推此穴。

但在饭后、不明原因的胃痉挛和久泻的情况下不能按揉或抹揉腹部。
若出现胃痉挛绞痛,胀痛时,大家可以通过和胃三式来治疗缓解。

第一式按胃腧穴(拇指掐腰处为肾腧穴,向上两拇指为胃腧穴),通过从阴引阳治疗胃痛。握拳用掌指关节上下咯找到胃腧穴紧张部位,或疼痛部位,或结节进行强刺激按揉2分钟即可缓解疼痛;如果胃部不适保健每天按揉30圈。

第二式推掌骨胃反射区(食指即第二掌骨),保健的从掌骨关节向腕部方向推,在中间部位有压痛结节的可以用力按掐,如果胃部疼痛剧烈的可以用力掐。

第三式擦公孙穴(脚第一跖趾关节下方凹陷处赤白肉际之间)是胃、胰腺、十二指肠反射区,胃疼痛明显时可以用力按揉,不痛的保健可以泡脚后向脚趾方向搓100下。

治疗脾胃需要与调心智密切配合,对自己对他人对事物要努力做到无怨无悔,放得下。紧张、愤怒、生气都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促使胃酸分泌增加,长此以往引起胃炎胃痛,因此养胃要重调情。


=====================================================================


    《一招三式强五脏1》-胃疼、养护脾胃、和胃三式-嘉宾:付国兵。

         (来源:健康养生视频 养生堂 

导读:如何检查中脘穴的异常?

和胃第一式:按胃腧穴;专家提示,当出现不明原因的胃疼时,不要直接揉肚子,而是采用“从阴引阳”的方法点按背部的胃腧穴。


和胃第二式:按掌胃点;如果在掌胃点摸到米粒状的结节,说明可能患有“老胃病”,容易出现胃胀、消化不良等问题。


和胃第三式:按公孙穴。


本集《一招三式强五脏1》讲解的内容:

在 2013年5月12日的“地坛中医文化节”上,付国兵老师讲解的“降糖三式”引起了观众强烈的反响。针对内脏病,还有哪些行之有效的一招三式呢?中脘是养护脾胃的大穴,但您知道中脘穴不同的触感,代表了脾胃不同的问题吗?

http://img.yy24.cn/2013/0823/20130823110302560.jpg

自查中脘穴异常——轻度:有痛点、有结节;重度:反跳痛。

胃疼几乎每个人都出现过。专家提示,当出现不明原因的胃疼时,不要直接揉肚子,而是采用“从阴引阳”的方法点按背部的胃腧穴。无论是受凉导致的胃疼还是溃疡导致的胃痉挛,都可以在背部的胃腧穴和脾腧穴上找到痛点,攥紧拳强刺激这两个穴位,可以明显缓解症状。具体操作方法请收看本期节目。

http://img.yy24.cn/2013/0823/20130823110319911.jpg

和胃第一式:按胃腧穴

http://img.yy24.cn/2013/0823/20130823110334938.jpg

胃腧穴的示意图

近年来,通过观察发现人体第二掌骨桡侧面与全身各部分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犹如一张全息照片。第二掌骨的中点是掌胃点,也是临床效果最佳的反应点。专家提示,如果在掌胃点摸到米粒状的结节,说明可能患有“老胃病”,容易出现胃胀、消化不良等问题。详情请收看本期节目。

http://img.yy24.cn/2013/0823/20130823110346797.jpg

和胃第二式:按掌胃点

http://img.yy24.cn/2013/0823/20130823110409989.jpg

第二掌骨反射区

调理脏腑的“一招三式”都非常简单,只要您每天腾出五分钟的时间进行操作,就能慢慢看到效果。和胃第三式是脚上的公孙穴。公孙穴归属于脾,联络于胃,按照足底反射区的理论来讲,公孙穴正好在胃、胰和十二指肠的反射区上,经常按摩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具体操作方法请收看本期节目。

http://img.yy24.cn/2013/0823/20130823110427922.jpg

和胃第三式:按公孙穴

http://img.yy24.cn/2013/0823/20130823110449605.jpg

公孙穴示意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