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老三
老三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071
  • 关注人气:1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谈灸感(转载:单桂敏艾灸)

(2017-02-06 09:25:25)
标签:

健康

分类: 艾灸

谈  谈  灸  

 


      单阿姨,您好!我是有宫糜,现在已经艾灸四天啦,我想说一下我这几次艾灸的感觉,还有问下你出现这些症状是好还是不好。我灸的穴位是八膠穴、中脘、神阙、关元、子宫、归来、足三里、三阴交。


      5月27日,第一次艾灸,灸后八膠穴出现很多的水份,其他部位也有少量,灸后有点口干,流清鼻涕,第二天感觉有点虚。


      5月31日,第二次艾灸,因为礼拜天出去了所以隔了三天没灸。这次没水份出现了,鼻涕也不流了,也没有感觉到虚了,只觉得烫了,也是有点口干。


      6月1日,第三次艾灸,因为觉得口干所以我在灸的过程中喝了红枣桂圆水,灸后也喝了,八膠穴感到很麻,在灸腹部左边子宫这几个穴位的时候觉得痒,然后左边这只脚的脚趾好像不受控制的想要跳动,这次增加了灸会阴部,也是有点痒的感觉,灸后口不干了也不虚。


      6月2日,第四次艾灸,同样是灸了以上的穴位和会阴。八膠穴觉得很胀的的感觉,好像这个部位没知觉了,腹部子宫这几个穴位和前一天感觉一样,会阴也是痒,不过今天有点想感冒的症状,头有点痛,艾灸之后头痛竟然消失了,这让我很意外,灸后也不口干,应该是我喝了红枣桂圆水的原因了。


    根据这几天的症状我想问下啊姨我的反应都是正常的吗?宫糜灸这几个穴位正确吗?

2010-6-2 23:59:45
 
首先我要告诉你,你的灸感非常好,有灸感的人,效果出现的就早,疗效也就好,说明您的经络是敏感的,比较适合艾灸。

很多人不知道灸感,体会不到灸感,那么您看看这个楼主反应的问题就是灸感的具体体现。
5月27日,第一次艾灸,灸后八膠穴出现很多的水份,其他部位也有少量,灸后有点口干,流清鼻涕,第二天感觉有点虚。
 
这个是她第一天的灸感,八髎穴出水;灸后口干;流清鼻涕,灸后体虚等,这些都是灸后他的体会,也是灸后部分器官的反应。

      5月31日,第二次艾灸,因为礼拜天出去了所以隔了三天没灸。这次没水份出现了,鼻涕也不流了,也没有感觉到虚了,只觉得烫了,也是有点口干。
 
这一天灸后的感觉没有第一次明显了,还是有一点口干。

     6月1日,第三次艾灸,因为觉得口干所以我在灸的过程中喝了红枣桂圆水,灸后也喝了,八膠穴感到很麻,在灸腹部左边子宫这几个穴位的时候觉得痒,然后左边这只脚的脚趾好像不受控制的想要跳动,这次增加了灸会阴部,也是有点痒的感觉,灸后口不干了也不虚。
 
第三次她艾灸,八髎穴也不出水了,灸期间喝了红枣桂圆水,灸后也喝了红枣桂圆水,看来达到了补气血的目的,肢体的气感比较强烈。

    6月2日,第四次艾灸,同样是灸了以上的穴位和会阴。八膠穴觉得很胀的的感觉,好像这个部位没知觉了,腹部子宫这几个穴位和前一天感觉一样,会阴也是痒,不过今天有点想感冒的症状,头有点痛,艾灸之后头痛竟然消失了,这让我很意外,灸后也不口干,应该是我喝了红枣桂圆水的原因了。
 
是的,你的灸感非常好,看来您的经络是通畅的。灸感强烈的人,疾病好的就快一些。您喝红枣桂圆水也有关系,看来网友可以借鉴她的经验。

很多人没有灸感,体会不到灸感,这种人,经络显得比较迟钝,疾病好转的速度也不是很快,所以说治疗疾病,一样的疾病,一样的方法,治疗的经过不同,就是人对艾灸的敏感度不同。我们就不能强求一样的疗效。
我在以前的博文里面曾经提到过灸感, 灸感的强弱代表了经络阻塞的程度。

   具体些讲,灸感有几种种感觉:第一是透热,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
第二是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
第三是传热,灸热以施灸点开始循经络向远部传导,甚至直达病灶;
第四是局部不热(或微热)而远部热,也就是施灸部位不热(或微热),而远离施灸部位感觉很热;
第五是表面不热(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很热;
第六是施灸(悬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其他非热感觉,例如酸、胀、麻、重、痛、冷等;
第七,是局部及远处有疼痛感,通串感,蚁行感,沿经络传导,口干,咽痛等
第八,是上述灸感传导之处,病症随之缓解,施灸部位产生的热、胀、痛等感觉发生深透远传,所到之处病症随之缓解。这些都是灸感。我们最期待出现的当然是第六、七种感觉,这说明艾灸的纯阳之气沿着经络传导了。比如腰痛艾灸肾俞穴或八髎穴,会感觉到有一股热流,或是酸、麻、胀、痛、冷、重等非热感觉顺着经络蔓延,可能会传导到委中穴或承山穴,这就是气至而有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