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窍醒神穴位之中冲穴的具体内容:
一、取穴定位
1、标准定位:在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2、取法:仰掌,在手中指尖端之中央取穴。
二、功效主治
1、功用:苏厥开窍,清心泄热。
2、主治病症: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昏迷,休克,脑出血,中暑,癔病,癫痫,小儿惊风;
(2)、循环系统疾病:高血压,心绞痛,心肌炎;
(3)、其它:小儿消化不良,舌炎,结膜炎等。
三、刺灸方法
1、浅刺0.1寸,局部胀痛;
2、三棱针点刺出血。
3、艾炷灸1--3壮,艾条灸5--10分钟。
四、临床运用:小儿急惊风
1、主穴、水沟 、印堂、合谷、太冲。
2、配穴:痰多者,配丰隆;热盛者,配大椎、十宣放血。
3、方解:水沟、印堂位居督脉,有醒脑开窍,醒神镇惊之功;合谷、太冲相配,谓开“四关”,能熄风镇惊,擅长治惊厥。
二. 中冲穴的功效(转载:白头翁1的博客)
中冲穴为心包经经气所出之处的井穴,作用就是通过调节此处经气的出入而治疗相关疾病。
1、寒则点刺出血(血必黑或稀淡),热则泻针出气(莫出其血)。
2、掐按中冲穴,常用于心绞痛、昏迷、严重痛经等症的急救。临床发现,便秘时用拇指指端掐按点压中冲穴,有缓解紧张、促进排便的作用。掐按中冲穴此法也可用于预防便秘,特别适应于老年人。
3、人们若在困倦时揉捏此穴,能起到醒脑提神的功效。
方法:先用左手揉捏右手的中冲穴1分钟,再用右手揉捏左手的中冲穴1分钟,然后比较一下两只手的疼痛感。哪一只手的疼痛感较明显,就再揉捏那只手的中冲穴(那只手中冲穴的疼痛感明显,说明这一侧的肢体较疲劳),直到双手的疼痛感相等时停止揉捏。
4、从经络穴位讲,中冲穴是心包经井穴,而心包可以保护和辅佐心脏部分功能,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脉,故捻动中冲穴有调理气血、疏通经络之功能,气血调畅、各守其位,起到治愈疾病的效果。中医的整体观念很强,人体表面各部位都与内脏有密切关系,“有形诸内,必形与诸外”,中冲穴可治疗诸多疾病,能起到纲举目张的统帅作用,但必须配以相应脏腑穴位,才能获得最佳疗效。
《灵枢.平人绝谷篇》说:“血脉和利,精神乃举”,捻穴疗法是以疏通经络、平衡阴阳来实现治疗疾病的。经络与经络相通的特殊性,相对有其位,不是绝对;平衡有其量,不是永恒;质能有其别,不是不变。相对平衡,物质运动发生变化,共存于统一体中。经络系统,既有不同功用,又有协同作用,以沟通表里,运行气血。如某一经不同于某一经,某一穴不同于某一穴,而又相通的特殊性,更如中冲、合谷穴与不同经络、穴位、部位相通,又有其普遍性。故以中冲穴为纲,配以相应脏腑之穴位,以生物电为动力激发经络之气,通过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改善微循环,使人体气血充盈而调畅,以得到治愈五脏疾病之目的。中冲穴 中冲穴按摩可治愈五脏的各种疾病。在手上捻动中冲穴相配五指应五脏的指掌手穴,配合赵氏传授的“宫廷捻穴”疗法可以治愈多种疑难杂症。操作方法与相关穴位运用:患者静态仰卧,伸出手掌,医者左手扶持患者中指,右手拇指尖对准患者中冲穴快速捻动(频率每分钟130转左右),捻动力度以患者承受力为准,一般治疗时间每次约3小时,可因病情轻重减增治疗时间,当捻动病人感觉患部有发热或胀疼直至有跳疼感时,即为疏通病灶经络的病理反应。根据病情可全天或半天治疗;10天1疗程,一般疑难病症约3个疗程即可治愈。 在治疗过程中,根据脏象学说,辩证施治,巧施功力,首推中冲穴(为疏通全身经络主穴),合理配穴,是治愈疾病的重要环节。如治疗心脏病以中冲穴为主,相配内关、劳宫、少冲等心经诸穴,可治愈心肌炎、心律失常、冠心病等。治疗其他各脏腑的疾病,也均以中冲穴为主,相配五指应五脏的指掌诸穴,可治愈五脏的各种疾病。
经临床验证,功力捻动中冲穴,配以五指相应五脏的指掌手穴,对治疗五脏疾病的疗效奇特。《幼科推拿秘书》认为:“大指属脾土,脾气通于口,络联于大指;食指属肝木,肝气通于目,络联于食指;中指属心火,心气通于舌,络联于中指……;无名指属肺金,肺气通于鼻,络联于无名指……;小指属肾水,肾气通于耳,络联于小指。”内经上也说:“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因此,在手上施穴可治疗五脏的各种疾病。 功力捻动中冲穴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三层火攻为动力,疏通经络、调和阴阳为目的。中冲穴巨大威力的产生,来源于三层火攻,有太阳火(捻入的热量)、激发心脏火(心之搏动与心包摩擦产生的生物电)、命门火(命门主火,为生化之源,为真君真主),三层火汇集成一条火线(能量),即动能激发生物能,生物能又引起肌体反应而产生能量,捻穴使这种能量输送到心脏,使心脏经络畅通,恢复功能,治愈了心脏疾病;输送到肝脏,使肝脏经络疏通,恢复其功能,治愈了肝脏疾病;输送到脾脏、肺脏、肾脏,使脾肺肾经络畅通,恢复其功能,能治愈各脏腑疾病。
5、王祖林:麦粒肿俗称偷针眼,是睫毛根部皮脂腺受细菌感染所致的急性炎症,应用抗生素治疗效果较慢.笔者近几年来采用中冲穴点刺放血治疗麦粒肿59例,见效快,治愈率高,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59例中,男性38例,女性21例;年龄12~52岁;病程1~2日,均属肿胀期,未化脓. 治疗方法用碘酒、酒精消毒患侧中冲穴,用消毒后的三棱针快速点刺,挤出4~8滴血.局部再用酒精消毒,以干棉球压迫止血.1日内勿令接触水.经治疗1次效果不佳者,可于次日再刺健侧中冲穴.
三. 中 冲 穴 的 妙 用——调节心率(转载:sallyhan的博客)
如您或家人有心脏病或经常胸闷不舒、心律不整,觉得心脏经常砰砰跳的,可以平时多按揉中冲、内关、神门这三个穴位,因为它们是心脏病的保健穴位。
有个顺口溜可以帮助大家记牢这三个穴位的位置与功能(《浅谈心脏病昀治疗保健三穴》):
中冲穴在中指尖,专调心律快与慢;
调节胸闷找内关,腕上二寸两筋间;
镇静安神寻神门,腕上横纹尺侧端。
1 .中冲穴:属手厥阴心包经,是心包经的井穴,有调节心律的作用,主治心绞痛,位于中指尖中央,距指甲角一分许,可用拇指指甲切按;
2 .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是心包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有缓解胸翳的作用,位于掌侧腕横纹正中直上 2寸两筋间,可用拇指侧按入;
3 .神门穴:属手少阴心经,是心经原穴,有镇静安静作用,位于掌侧腕横纹尺侧端稍上方凹陷处,可用拇指端点按。
1 .按摩频率:每分钟 60-80次。
2.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按压3~5分 钟,一般以徐出徐入点按或平揉手法为宜。
3 .此3穴易记好操作,一个人自我点按方便,左手按右手,右手按左手,甚至一只手也可以按。即用左手的拇指切按左手的中冲穴,右手的拇指切按右手的中冲穴,十分方便。
4. 若平时心脏有不适的时候,应立即点此3穴治疗。若症状不缓解时还可以加按少海、极泉、至阳、太溪等穴。
自山药社区的养生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