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日里是怎么做果冻的呢?牛奶、糖、明胶?嗯,这些没创意了,今天这个方子才是新奇简单又好玩哈——我们来看看,最天然健康的果冻,是怎么洗出来的。
你没看错,是“洗”出来哈~今天的主角有个好听的名字——爱玉,对于我们来说似乎有些陌生了,事实上,这种植物目前在中国的种植主要还是集中在台湾嘉义县、南投县的山区,因此今天这份冰品的难点大概就集中在原材料的准备上了(我也是在网上才找到它的哈,还是得感叹一句如今网络的发达,天南海北也不过只是一个地球村)。
附上台湾通史中爱玉的由来,咱边洗果冻边听故事,很有意思的一段传说——
道光初,有同安人某居於郡治之妈祖楼街,每往来嘉义,采办土宜。一日,过后大埔,天热渴甚,溪饮,见水面成冻,掬而饮之,凉沁心脾,自念此间暑,何得有冰?细视水上,树子错落,揉之有浆,以为此物化也。拾而归家,以水洗之,顷刻成冻,和以糖,风味殊佳,或合以儿茶少许,则色如玛瑙。某有女曰爱玉,年15,楚楚可人,长日无事,出冻以卖,饮者甘之,遂呼为爱玉冻。自是传遍市上,采者日多,配售闽、粤。
在道光初年的时候,同安有个人住在妈祖楼街,经常去嘉义县采买土特产,某天在路过大埔的时候,因为天热他感觉非常渴,就去溪边饮水,看见水面结成了冻状,他喝了一口,觉得非常凉爽,但是也觉得很奇怪:这里这么热,怎么会有冰的呢?他看到水面上方,有果实的籽落下,揉搓之后有胶状浆液,觉得应该就是这个东西造成的。将籽捡回家里,用水清洗,马上就变成了果冻一样的东西(那时大概还没有果冻的说法),加了糖味道非常好,如果加入少量儿茶,颜色就变得和玛瑙一样。这个人有个15岁的漂亮女儿叫做爱玉,平时没有什么事,就拿着这种冻去街上卖,喝过的人都觉得十分美味,就将它称作“爱玉冻”。然后这种冰品就在市面上流传起来,采摘爱玉籽的人也越来越多,最终风靡闽粤。
人类和美食的偶遇有时真的只是一个瞬间的留意,就留给后世一段朴实美好的传奇,就像回味夏日里的冰品一般沁人心脾。
材料
A、爱玉籽:30克
白开水:750克
B、二级砂糖:500克
盐:少许
水:1000克
柠檬:2个
纱布:1张
作法
1、将爱玉籽放入玻璃大碗中,加入清水清洗干净。

2、将纱布洗净,爱玉籽倒入纱布袋中,将袋口收紧。

3、将白开水倒入盆中,放入爱玉包,用手轻轻搓揉,挤出果胶,搓揉不要太过用力,搓揉约7-8分钟,见盆里的水已呈胶稠状时,洗袋会冒出气泡,并感觉袋内果胶很少时,将爱玉籽包取出。

4、将作法3的爱玉凝胶用过滤网过滤于容器内,等待凝固约10-20分钟。

5、在锅中加入材料B中的砂糖,以小火拌炒。

6、待砂糖炒至发出香甜味后,加入材料B的水搅拌,并加入适量盐,将糖的甜味逼出,即成糖水备用。

7、用刀将作法4冻结好的爱玉冻切成块状。

8、取适量的水倒入作法7的爱玉冻中,使之爱玉冻分离,食用时将爱玉冻盛入碗中,加入糖水,柠檬用榨汁机将汁榨出,滴入适量的柠檬汁于爱玉冻的碗中即可食用。

小贴士:1、凝固后可以选择放入冰箱,但在2小时内食用完,风味较佳。
2、没食用完的爱玉要放在水中浸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