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对血缘之爱的一次升华
(2013-05-13 13:42:29)
由李欣蔓编剧并导演,余男与于谦等人联合主演的亲情文艺片《亲爱》,尽管早在2008年的东京国际电影节上就已经斩获大奖,但是直到今年的5月10号才正式登陆各大影院。当然,在这个热热闹闹的五月先是《致青春》掀起青春风暴,接着《钢铁侠》强势来袭,《亲爱》的上映可以说是随风潜入,润物无声,一如母爱给我们的最温馨的感受,电影情绪节制而有内涵,女性的代际传承中的身份归属,不止于血缘,地域和文明的天然差异,也可以超越。或许,这应该是今年母亲节的最好礼物。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亲情是维系整个社会存在的重要环节。在没有明确的宗教信仰的社会中,血缘关系被视作天然的公理,维系血缘之后的神圣性就是建构整个社会结构的基础。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把血缘看成建构其社会理念的基石,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儒家的文化中血缘是第一位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最重要的,这是一种天然的义务。所以在历代的统治者眼中,孝是非常重要的观念,即使父母有错,但基于血缘的义务,子女也不能进行控告。
《亲爱》是一次次对拟制血缘之爱的升华,余男饰演的陆雪妮与她的母亲美智子之间没有血缘关系,而美智子与中国养母同样没有血缘关系。然而她们三代人之间却各自有着超出血缘的真挚之爱,她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母爱这个神圣的字眼。
对于美智子来说,中国养母的慈爱使她真正走出了战争留下的阴影,让她体会到如何感恩。尽管没有血缘关系,养母给予她的却是生母都无法取代的爱,让她明白这世界上并不只有战争与恐惧,还有仁慈和关怀,这也是她能在艰难岁月里一直顽强地生活着的基础。
因而,美智子对陆雪妮的收养并不仅仅是一种抱答,我们更应该看作是感恩,不是感恩某个具体的人,而是感恩母爱本身。正是养母教会了她如何去爱,如何去接受没有血缘关系的他人才使得美智子能从心底爱自己收养的孩子陆雪妮。
陆雪妮对养母的情感构成了故事的另一条线索,尽管美智子已经很小心地保护她,但是时代在她心里仍然划下的伤痕。可以说,陆雪妮的强势性格就是在母爱的关怀与时代的重压之下造就的。而徐玉兰饰演的王佳芳的出现则在某种程度上开始缓解了她性格中的紧张因素,尽管后来也弄清楚王佳芳并不是她的生母,但王对她的关怀却是一种实在的,对于她的孩子不不也是真心实意的关怀。
或者可以说,王佳芳的出现使陆雪妮重新回到体验到被母爱所宠的感觉,也使之从都市的紧张气息中解放出来,把心灵拉回现实生活中家的氛围中。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她的喜怒哀乐。这即是对血缘的升华,也是对母爱的升华,用真诚的心灵去爱他人就是母爱的最大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