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忠烈杨家将》看公司管理
(2013-04-06 00:31:41)
《忠烈杨家将》有着激烈的战斗场面、帅哥云集的阵容、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然而看点远不止这些,它用生动的画面、丰富的视听语言,形象诠释出公司运营中的一些深邃理念,细说起来,或许颇有几分耐人寻味。
层级管理:
杨老令公有七个儿子。由于儿子太多,影片中,徐帆饰演的佘太君对孩子们实行了明显的层级管理:佘太君管大儿子,大儿子管弟弟们。
佘太君访问鬼谷先生,回来先找大儿子,因为有些话,首先或只能对自己的垂直下属说。同时,佘太君也不断强化这种形式,从小就告诉弟弟们要听哥哥的话。而不论是马棚里兄弟团聚时,还是战场上生死攸关时,大哥的话,弟弟们言听计从。作为“杨家将”集团的总裁,佘太君通过这种方式,有效的加强了管理效率,充分体现了垂直管理的特点与核心优势。
重视内部分析:
企业在作战略分析时,要充分分析外部环境,也要重视分析内部环境。经营者深入分析内部环境,才能真正洞察执行力。部门领导者,特别是市场与销售部门,在针对公司外部市场制定竞争战略同时,显然也要对自己与各部门之前的关系、相处方式、争取到的支持、面对的压力,做出充分的预期。
电影里,郑少秋饰演的杨老令公,作为“宋王朝”集团的先锋出战——这儿我们姑且可以理解为,他即将带领销售队伍进入环境十分凶险的指定市场,展开一场你死我活的市场争夺战。可是这时候,从主管营销的副总裁,到财务、HR等一系列后勤体系,通通由与其矛盾重重的潘式家族掌管——从今天企业经营的角度看来,杨老令公显然对内部环境,远远没有做出足够的重视与预期。如果要产品支持没产品支持,要预算没预算,要招销售也没人,你又怎么能实现市场预期呢?而缺乏经验的杨七郎,更表现出非常天真的一面,这才引出千古憾事。
科学决策,杜绝盲信:
编剧让鬼谷先生一代传一代,从战国直到北宋一直在指导朝野,佘太君从鬼谷先生手里拿回一张纸条“七子去六子回”。佘太君跟着杨继业打了一辈子胜仗,表面看,或许她可能有些轻敌,但本质看,是她犯了盲信的错误(事实上是解析错误),以为七子出马,牺牲一个,就能轻轻松松地救人回来了,没有做出更充分的准备。而这句话,在战场上更直接的影响了杨大郎的战略部署。郑伊健饰演杨大郎,关键时刻决心独守隘口,螳臂挡车,以为牺牲自己一个,就能换来弟弟们的安全。殊不知,真正的市场策略只能靠自己据实深入分析制定,市场机会也只能掌握在自己手里。比如,当时特定条件下,也许抛弃那张纸条,更合理布局,留下神箭手周渝民饰演的三郎等足底,会有机会用部分牺牲换取更多的幸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