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传统文化已是成熟残破之时
(2012-09-25 00:00:49)
标签:
白鹿原王全安陈忠实张雨绮张丰毅娱乐 |
且不管原著如何,在此便只能就事论事,只谈王全安的电影,不聊陈忠实的小说。影片着重反映的是时代变迁之下,人们命运的脆弱,墙头草也好,顽强劲松也罢,都免不了要遭到特定时代的轮番践踏。
《白鹿原》中的的美景是一大看点,油画一般的画面,造型和象征呼之欲出。《图雅的婚事》摄影师卢茨·赖特迈尔与《霸王别姬》美术霍廷霄为这部影片填上了分量极重的砝码。毫无疑问,《白鹿原》是近期国产电影中最为“美丽”的一部片子。华丽地布景和金黄色的麦田,几乎令观众感受到片中那风吹麦浪扑面而来的阵阵香风,大量出现的麦田和远处的牌楼代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已是成熟残破之时。
显然很多观众都认为,田小娥在这部片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其为中心,以其为主线。于是,种种感叹红颜祸水、大谈女权主义的论断纷纷接踵而至。这一点,我是相当不认同的。掐指算算,田小娥的出场时间绝不属是最多的,关键的开头与结尾都不见踪影。她跟着黑娃出来,可以说并不是放荡,而是对自由生活的渴望。要知道,在那个时期当富人家的姨太太,三重四德的条条框框能比穷人头上的虱子还多。除了每月要一两大烟之外,返璞归真后的田小娥照样出得厅堂下得厨房,本本分分地守着质朴的生活。事实上,就这一两大烟,影片未提及,也可以想象出是从未奢求到的。对于这样的女人,我们再说她水性杨花,那岂不是同白嘉轩不让她进祠堂一样迂腐了么。直到黑娃出逃之后,被鹿子霖侮辱,那也是有她的铮铮铁骨的。至于“勾搭”上白孝文,毁了他所谓的景秀前程,那只是她一个弱女子在非常时期里,能做到的最好的程度。她不被白鹿原的乡民接受,只身住窑洞,精神与肉体的空虚与寂寞,可想而知。而白孝文的“不举”与憨厚,以及那一句“别忘了你在白鹿原还有一个兄弟”,让她头一回感受到黑娃之外的人世温暖。此时的白孝文便是她生命的顶梁柱,顶梁柱一倒,她必定香消玉殒。那么,除了及时行乐、夜夜笙歌之外,她又能做什么能让白孝文感到幸福与满足的呢。非要说出她唯一的“过错”,那便是把白孝文的“不举”给治愈了。自打他第一次成为真正的男人之后,就再也不畏惧老爹白嘉轩了。行为也越来越出格,把自己连同田小娥一块,领到了绝路上。只不过,这唯一的“过错”,我们再回想一下白嘉轩的一句话“如果连炕上的那点狠劲都使不出来,那到头来就是一个败家子”。很遗憾,“举”还是“不举”,白孝文都注定是个悲剧——生而为人,对不起。
鹿子霖在辛亥革命之后,剪掉鞭子,在乡间欣喜的大喊“白鹿原革命了”。那股傻劲,怎么都看不出这种人能革什么命。但他的喜悦确是发自内心的,只不过完全不是为新时代、新变革而欢呼,而只是为自己能当一回白鹿原的“领头羊”而欣喜若狂。他感觉自己头一回能引领时代的潮流,身先士卒去接触未知的东西。至于“革命”究竟为何物,带来的将是福祉还是灾祸,他没空去深究那么多。可悲的是,无论他耍什么心眼,弄什么权谋,在潜意识里,他都把自己摆放在白嘉轩之下。这一点是他自己完全没有意识到的。片末,变得癫狂的他,大抵才是真正做了一回自己——生而为人,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