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雨》:禅、武、市井与江湖
(2010-09-19 03:05:12)
标签:
杨紫琼剑雨西北偏北卧虎藏龙苏兆彬 |
《剑雨》:禅、武、市井与江湖
编导苏照彬营造出的光影,充满着多元共存的符码。《剑雨》的世界,既写实,又写意,归根结底本片是以武侠、动作包装的禅机很深的电影,通过市井与江湖的两个可以相互转化的系统来写人的修为,武和禅的对比,终究是末技,但吸引观众的却就是这一口。《剑雨》之所以被很多评论者认为是《卧虎藏龙》以来最好的武侠片,也是因为有扎实的市井生活,来衬托动荡不安的江湖世界。
在中国化的佛教之前,江湖这个概念本是中国本土所固有,从田野地理到世俗人间,儒、道、墨、阴阳等家均有所述。中古时期,佛教东渐,在语言、词汇、思想等诸多方面影响华夏,特别是达摩来华之后,禅宗成为大派,五祖弘忍门下再分为三派,以南宗禅六祖慧能为唐朝中期之后最著名,但在安史之乱前北宗禅神秀也是蔚为大观,而法如则被遮蔽。慧能及师兄弟最大的分野,在于他认为人心就是佛性,本来就是清净的。所以只要能回到佛心,就可以放下解脱。这种顿悟之说,与北宗禅的漫长艰苦的修为过程,形成极鲜明的对比。再加上六祖的不落言诠,并不需要修炼者太多的知识储备,只要有心,便可实现。六祖弟子菏泽神会,经过与北宗禅的辩论,最终确立了南宗禅的领先地位。
之所以扯这么多,就是想说明《剑雨》的立意。黑石作为电影中最大的恐怖组织,其所有的成员都有着两个身份,当然本身是为掩饰,但更多市井生活也在相当程度上消弭了主业,至少是他们自以为自己是正常的人,并非一心向恶。至于杨紫琼,则试图退出杀戮战场,以平凡人的身份度过余生。她之所以有这个觉悟,在于少林寺俗家弟子李宗翰用禅、武和命给了上了一课,这一课还需要李的师傅帮助其复盘、棒喝,才有顿悟。苏照彬用倒转了的“五百年石栏”的佛经典故,来给杨紫琼一个解脱。那些过去的错误,如灰尘和黑云一般,将内心的镜子玷污,但还有法,只要人心回到佛性,清净便会呈现出真相。要学会放下,品尝普通、从容但真实的生活,正如柳宗元所说“心镜本洞如,鸟飞无踪迹”。所以说,放下屠刀,不只是行为,更是心灵的觉悟。郑雨盛/郭晓冬之所以,最终谅解了杨紫琼/林熙蕾,也是在共同生活中发现了杨紫琼的所作所为确实是顿悟之后,上文所说的有心不能是自欺欺人。
《剑雨》中另外一个重要元素,就是罗摩(暗示是禅宗祖师达摩)遗体的神奇作用。电影开篇便指出,一旦拥有别无所求,然而观众从一开始就知道这是非常荒诞的物件。苏照彬这一处理模式,显然来自希区柯克的灵感,在《西北偏北》)中的“麦格芬”(MacGuffin,意为并不存在的东西,它表示一个话题或一个简单的情节和意念,是悬疑电影中角色们必须要拼命追逐的核心),本片中所有的主人公都为此付出代价,这个预设条件本身就具有禅意,更打通了市井、江湖和庙堂诸多空间域界,也给观众更多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