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佳蕾夺得央视《汉字听写大会》全国总冠军

分类: 阅读欣赏 |
http://photocdn.sohu.com/20131019/Img388495130.jpg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决赛
杭外女生陆佳蕾 夺得央视《汉字听写大会》全国总冠军
2013年10月19日
昨晚8点,中央电视台一套、十套播出《汉字听写大会》总决赛,杭州外国语学校陆佳蕾夺得全国总冠军。 进入昨晚全国总决赛的共有15名选手,其中5位来自浙江杭州外国语学校,5位来自广西大学附属中学,还有5位则分别来自湖北、湖南、安徽、福建、河南等各省。 杭外的5位选手分别是:陆佳蕾、赵杉佳雯、钟天逸、刘浥尘、于加敏。央视在浙江选中杭外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国家级重点中学,二是“国家级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杭外初二语文老师苏云生老师说,这几个孩子平时各门功课的成绩都非常出色,他们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学习能力很强。 比赛由新闻联播主持人李梓萌任主考官。 安徽队的沈沁源率先上场,听到主持人念出“噘嘴”二字,沈沁源没有丝毫犹豫,顺利通过。接下来是浙江队的陆佳蕾、赵杉佳雯,广西队的王自然……几位选手都很有把握地写出了自己听到的词语。 杭外的钟天逸身体状况不理想,看起来有些憔悴。主考官出的题是“讪笑”,钟天逸两删两改,最终还是栽在了“讪”字上,成为首个离场的选手。下场后,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开起了自己的玩笑:“这么简单的词居然也给忘了,真的是烧糊涂了。” 两轮比赛过后,除了意外出局的钟天逸,其他选手都没有遇到太大问题。 第三轮的难度有所上升,一下子刷掉了4位选手。 首先上场的沈沁源将“周穷恤匮”(接济、救助老儿无妻、无夫、无子和幼而无父者及其他贫困的人)写成了“周穷恤愦”,遗憾离场。 湖南队的廖宇轩抽到“捍蔽”(遮挡;护卫)一词,错写成了“撼庇”,虽然几经涂改,还是没能写对。看到正确答案后,他恍然大悟,笑称自己当时简直是“脑袋短路”。 广西队的赵立澳在此前的比赛中多次写出生僻词与难词,是大家看好的选手之一,因为把“愣葱”(方言,比喻愣头愣脑的人)写成了“愣聪”,也不得不离开赛场。让观众倍感遗憾的是,赵立澳原本书写正确,却在计时将要结束时又把“葱”改成了“聪”,连主持人都忍不住大呼可惜。 福建队的姜力玮倒在“叱拔”(外来语,指古代一种马匹名)一词上,两个字都写错了,他说,自己没理解意思,确实写不出来。 第四轮的词语大多是文言古语,难度较大,淘汰出局的4位选手都是因为不懂词意而写错的。 刘浥尘被浙江队的同学们誉为“大师”,前几轮比赛中表现出色,几乎毫无压力地写出了“豆豉”、“帆樯”、“铲刈”、“服膺”等难度较大的词语,是夺冠热门人选之一。令人意外的是,刘浥尘竟然栽在了“式微”(事物由兴盛而衰落)这个相对而言并不难的词语上,因错写为“势微”而止步第五轮。 下场后,刘浥尘像以往一般淡然,笑着说:“我的实力还配不上那么灿烂的奖杯。” 最后的冠军争夺赛在杭外的两个女生陆佳蕾和于加敏之间展开,两人平时是十分要好的小姐妹。 来回比了4轮,依然不分胜负。 台下观众都紧张得不得了,台上两个女生却云淡风轻,全然没有竞争对手的感觉。陆佳蕾写对了“珉玉”(像玉美石),于加敏站在后面开心地鼓掌;于加敏写对了“倚徙”(流连徘徊),陆佳蕾朝她竖起大拇指。两人友情深厚,令人动容。 最终,于加敏把“佯嗔”(假装生气)的“嗔”字误写成了“瞋”,惜败给陆佳蕾。 写对“婉娈”“学霸”陆佳蕾夺冠 2013-10-19 核心提示 昨晚,今年夏天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个人竞赛类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完美收官,第一位汉字书写冠军由浙江队选手陆佳蕾获得。 明年,所有在校的初一、初二年级的学生都可以参加这项比赛。 你会写“周穷恤匮”“凫趋雀跃”“一大趸儿”“铲刈”么?“裂罅”“秫秸”“噤若寒蝉”,你能写对几个?昨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完美收官,15位顶尖高手在总决赛中竞相向观众展示汉字的魅力,第一位汉字书写冠军由浙江队的选手陆佳蕾同学获得。 “赵匡胤”考不倒这群中学生 参加昨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年度总决赛的15位选手分别为:来自浙江省杭州外国语学校的于加敏、陆佳蕾、刘浥尘、赵杉佳雯、钟天逸,广西大学附属中学的王自然、廖乙霖、张心语、梁钰婷、赵立澳,以及在最佳个人晋级赛中胜出的安徽省合肥第五十中学的沈沁源,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安婧源,湖南省广益实验中学的廖宇轩,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的姜力玮,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的张诺娅。 “哂笑”“冷飕飕”“抽抽噎噎”“噤若寒蝉”“偏袒”“韬略”“棒槌”“缜密”“殚精竭虑”“豆豉”……昨晚的比赛异常激烈,第一轮过后,只有一位选手被淘汰,来自浙江队的钟天逸遗憾失误在简单的“讪笑”上,明显看得出他十分紧张。第二轮比赛难度增加,考官念出“骅骝”“蝇营狗苟”“箴言”“抓阄”“镂空”“撺掇”“懵懂”“蹒跚”“赵匡胤”“幢幢”“帆樯”等词汇……第二轮比赛竟然没有一位选手离开。
刘浥尘
“大师”刘浥尘遗憾写错“式微” 第三轮比赛,安徽的沈沁源过关斩将来到总决赛,在书写第三个词“周穷恤匮”出现错误,将“匮”写成了“愦”被淘汰。刘浥尘写错了“叱拨”离开赛场,王自然因为写错“识荆”离开;下面几轮,选手们因写错“溪刻”“河汾门下”“凫趋雀跃”“辖制”“式微”“马驮子”“斗箕”相继被淘汰。“大师”刘浥尘写错相对简单的词“式微”,让不少人遗憾。 广西队“女汉子”廖乙霖,在连续写对高难度词“镂空、公廨、曲水流觞”后,却败在相对简单的“斗箕”一词上,冠亚军被浙江队包场了,来自浙江队的陆佳蕾和于加敏争夺最后的冠军,陆佳蕾写对“峨冠博带”“鸡枞菌”“秕糠”“珉玉”等词,于加敏的题目是“瞋目切齿”她先是将“瞋”写成了“瞠”,最后改对。于加敏最后败给了“佯嗔”(上图),陆佳蕾则写对“婉娈”获得冠军。 陆佳蕾可谓是浙江队一员猛将。复赛中,她成功书写了“彗星、震慑、逶迤、分道扬镳”等词语,为浙江队的晋级奠定了汗马功劳。半决赛中,她成功书写“戳脊梁骨”一词,但折戟于“楞严经”。 据悉,随着第一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结束,第二届筹备工作已经启动。与第一届相比,最大的不同将是参赛资源向全社会的开放。所有在校的初一、初二年级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到这一活动的体验之中,而最终由各省优胜代表队参加的全国比赛更是让人充满期待。 网友评点 昨晚的比赛也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音乐人宋柯(@老宅的男)在新浪微博笑言:“一大趸儿愣葱正在铲叱。央一《汉字听写大会》,好涨姿势啊。”网友“杰子世界”表示:“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才发现中国汉字文化的美妙与源远,才发现自己就是一个文盲!认识了许多字,同时也享受到许多寓意深长的词汇与典故。这样的节目很赞哦!蝇营狗苟,印象深刻的一个词汇,领教了! 杨东平教授表示:“《首届汉字听写大赛》落幕,总体很成功很有趣。美中不足是出题难易不均,尤其是将一些早已经退出流通的冷僻的古语、俚语等作为赛题,有所不妥。请问,有谁知道捍蔽、充赡、倚徙、叱拔、珉玉、楞葱的标准答案?” @艾雅男Aiai:看了几期《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后,感觉这个节目办得很好。从中可以悟到汉字渊源的历史文化和博大精深,给当代国人上奉献了一堂文化大餐。远比《中国好声音》《中国达人秀》《非诚勿扰》等纯粹靠吸引眼球的节目有意义上档次。 @王清I:儿子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冠军之夜,最后几个词之一“鸡枞菌”,发现一个问题,大会裁定为“鸡枞菌”为正确,但我们查“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1730页、598页(商务印书馆),“枞”为提土旁,请求解惑@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正方
常用之外,美之源泉 节目的创意初衷并不是因为出现了所谓的“汉字危机”,也绝不是要扮演在键盘中拯救汉字的英雄。就因为汉字无与伦比的价值,也早就该出现这样的节目。何况汉字书写能力远远谈不上危机,真有危机了也轮不到电视节目来拯救。 但这个节目目前能对国人“汉字危机”拯救的程度,确实很难去量化。用传统的思维去解决不可逆的汉字书写能力退化问题一定无解,你不应该也不可能限制一个民族尽情享受人类科技进步、文明进步的成果,你甚至都不能呼吁大家减少使用新的书写工具。 新科技并非仅仅是洪水猛兽,书写工具越来越便捷,也许十年之后你就不必再敲击键盘,只要出声甚至只要想到一个字,剩下的事电脑就给你办了。硬着头皮去与高科技作对并不是最好的方式,《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是一种尝试,要让我们的民族保持汉字手写能力,就必须有创新的方式。如果五十年之后它还有今天这样的影响力的话,那时候它就是每年一度的全民亲近汉字的节日,而不仅仅是一个节目。 对于题目的超难度,这是让人最困惑的。首先,选手的精彩和赛制节奏的需要必然导致词汇难度的提高。再说,一个语言之所以优秀、优美,恰恰体现在其对微妙差异丰富的表达能力上。用语相近语义的词汇量越大,语言的能力才越强。一个英国农民一生可能仅需要800个单词就够了,这是语言能力退化的表现,而不是语言效率提高的标志。强调将汉字书写能力局限在常用词范围,是快餐文化价值观的折射,而词汇在常用语之外的宽度,才是形成美感的源泉。 据记者采访“汉字听写大会”总导演关正文记录整理 反方
“听写大会”别成了语文版奥数 随着“汉字听写大会”比赛进程的发展,生僻字越来越多,有些字甚至人一辈子都不会遇到,而且这样的生僻字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诚如组织者所说,一般的字难不倒选手,只能出生僻字。这样的解释也算合理,既然是比赛,当然要有一定水准,以便一决高下。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终归是一档有文化味儿的电视节目,而不是奥运会比赛,它最重大的意义不是决出胜负,而是文化传播,是让那些远离我们生活的汉字变得鲜活起来。 所以,为了难而难,为了难倒选手而生僻,并不会让节目变得更好看,反倒削弱了节目的汉字普及意义,丢失了其最为核心的文化内涵,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在这方面有一个现成的例子,那就是备受诟病的“奥数”。最初那些参加奥数比赛的孩子,也曾被人们奉为“神一样的存在”,现在那些曾研究蓄水池问题、鸡兔同笼问题的孩子们都在做什么呢?为了难而难的题目,最终打造的不是“神一样的选手”,而是让自己成为一个笑话。 如果听写节目在生僻字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恐怕最后打造出的也不会是汉字高手,而是生僻字高手。学以致用,是知识最本源的魅力,脱离了生活的炫技,恐怕最终会让观众再次走回到“看热闹”的心态,相信这也是节目组不希望看到的。 十年二十年以后,没有人会去关心现在的选手们是否还会写这些生僻字,而是更多的人们是否会写那些“理所应当”会写的字。 http://i02.cztv.com/hainapic/201308/83/2978678068198377159.jpg 杭外参赛学生,右一为刘浥尘。 刘浥尘 刘浥尘,15岁,现就读于浙江省杭州市外国语学校,于2013年暑期参加中央电视台全新栏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而备受关注,并携浙江省代表队先后闯入半决赛、总决赛。外号“大师”,在栏目中因写出无数难词并做出各种卖萌表情被网友直呼“新时代男神”。 绰号来历 在诺亚舟优学派《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刘浥尘的队友们都称他为“大师”,这个绰号有什么来历呢? 刘浥尘说,这全是因为他特有主见,一旦他的作文分数比预想的低很多,他就觉得有点难以接受,每到此时他就会找语文老师探讨,问清低分的缘由。终于有一天,老师不胜其烦,忍不住拍案而起,在全班同学面前说了一句气话,刘浥尘你这举动颇有大师风范啊!虽然老师不是真想夸他,但从那时起,“大师”这个外号便流传开来。 发明“刷题” 刘浥尘说,他发明了一个词,叫做“刷题”。他会搜罗积攒一定量的问题,然后在某天中午跑到办公室集中“轰炸”老师,“我管这个叫刷题,每次都集中在一个中午之内,把这几天攒下来的所有题全部刷掉,这让人特别有成就感。”“大师”在学习方面,确实有些平常孩子少有的强迫症。一旦有什么问题是他感觉自己掌握得不够透彻的,他能一直别扭下去,也因此成了老师办公室赶不走的钉子户。 学习秘诀 刘浥尘接受采访时透露自己的学习秘诀:“我看的书挺杂,从小特别喜欢看书,就算很厚的那种电话本记载全城所有电话,也能看一整天。道教、哲学、武术方面的书籍略有涉猎,平时看一些纯文学类型,有时候会看通俗文学。我对文字的理解有一种感觉,比较敏锐。” 粉丝“浥尘党” 在刘浥尘于诺亚舟优学派《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复赛第一场亮相之后,他就拥有了自己粉丝的聚集地——刘浥尘百度贴吧。吧里的粉丝们给自己起了一个名字,叫做“浥尘党”,随着刘浥尘名气的不断扩大,“浥尘党”的队伍也渐渐壮大起来。 粉丝名来历 这个粉丝名是怎么来的呢?刘浥尘百度贴吧的吧务组成员说:“当时有粉丝提议,为什么不起一个粉丝名呢?后来我们还真的去想了,可是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出一个好粉丝名。后来,我们讨论说,不如在吧里广泛征集,你别说,收到的还真不少。于是我们在吧里搞了一个投票,取前三名然后吧务组商议,最后便得出了这个名字——‘浥尘党’。”他还说,“‘浥尘党’们是很有素质的,其实刘浥尘也不一定全招人喜欢,所以也有一些人会骂大师。但是我们总是和平处理,并没有回骂。这就是‘浥尘党’们的素质!” 神一般的粉丝们 “浥尘党”们其中不乏刘浥尘的同学、朋友。他们也是“浥尘党”们了解刘浥尘台下生活的重要渠道——杭州外国语学校举行运动会,他的同学们透露大师参加了实心球比赛,并拿到了男子季军的好成绩;开学之后上初三的大师路过初一,结果被初一的小学弟学妹们围堵,最后“逃”回了初三……这些都是“浥尘党”们的忠实粉丝! 媒体评论 北京晚报 当杭州选手刘浥尘从容写出“枭首示众”、“核苷酸”、“斧钺”、“尥蹶子”、“神龛”后,这个长着可爱圆脸,戴黑色方框眼镜,神情自若的男孩已经引得观众侧目。刘同学在比赛中出尽风头,答题几乎一气呵成,最常见的动作是双臂交叉望向场内,时不时,嘴角滑过一丝不易被觉察的微笑,像统揽江湖的武林高手。当考官念出“荦荦大端”时,观众和其他部分选手都愣在那里,现场主持人也坦言:“恕我才疏学浅”,而刘浥尘运笔如飞地写下答案,评委同时亮灯,女主持人大声惊呼,全场掌声雷动,第三现场一片“大师!男神!”的尖叫。 这样的孩子是怎么培养的?记者采访时了解到,刘浥尘酷爱阅读,他的阅读习惯,纯粹缘于爱好,而非强制式教育。因为他有600度的近视,其父母反而会限制他的阅读时间。除了大家都看的书,他还看些佛教、道教的资料,还有六祖坛经、金刚经、道德经,首先是老子,还有庄子那几篇。刘浥尘说:“我本来就特别喜欢古典,五千多年来的文化积淀,我都是很喜欢的。”此外,刘浥尘的求知欲同样惊人。他说:“我发明了一个词,叫‘刷题’。把问题集中积累,像什么科学难题,一些我做不出来的题目,我就去问老师,然后在一个中午内把这些题全部刷掉。”刘浥尘的老师评价他是难得的学术研究型学生,特别能埋头钻研,其他人是把《现代汉语词典》翻过一遍,只有他一人,把里面的词汇差不多全部手抄一遍,让大家又惊叹又佩服。 中国好声音、快乐男声已经尘埃落定,但诺亚舟优学派《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仍在继续,一年一度的汉字狂欢,带给人们无限的精彩与回味。节目中,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少年学子比拼听写汉字,深厚的知识储备量不仅让台下的嘉宾观众拍手叫好,也引发了网友对汉字的热议以及对参赛选手的追捧。作为初选时成绩位列全国第一的叶霜红,过去的几场比赛可谓精彩与遗憾并存。8月2日,诺亚舟优学派《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一期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河南队、贵州队、浙江队和新疆队四支代表队20名小选手角逐留在场上的唯一名额。在经过一番激烈争夺之后,20名选手中留在场上仅有浙江队有大师之称的刘浥尘、贵州代表队的叶霜红以及河南代表队的安靖源。 高手过招,格外激烈。这三位选手连续拼写正确五个回合,分别写出了“核苷酸”、“桀纣”、“貔貅”、“万目睚眦”“摩羯座”、“馥郁”、“汗水涔涔”、“嬷嬷”等场外观众都觉得很有难度的词汇,让电视机前的观众看得如痴如醉。最后一轮,河南队的安靖源在“郫县豆瓣”的“郫”书写错误,贵州队叶霜红的“兄弟阋墙”中的“阋”也没有书写正确。这也意味着,这两名小选手要想绝处逢生,只有期盼对手出错-刘浥尘也书写错误,这样三名选手回到同一起跑线,重新再战。而当考官念出刘浥尘需要书写的词语——“荦荦大端”时,大家都愣在那里,现场主持人也坦言:“恕我才疏学浅”。不过刘浥尘运笔如飞地写下答案,评委同时亮灯,女主持人大声惊呼,全场一片“大师!男神!”的尖叫! 钱江晚报 首期节目结束后,刘浥尘的“大师”名号众人皆知。 许多女生在微博花痴,“大师,我好崇拜你呀。” 其实这个外号,是他的语文任课老师苏云生“笑话”他的。每次写完作文,挺有文学天赋的刘浥尘都自觉“很有大师风范”,每次得不到最高分都要追着老师评点作文,总让苏云生很头疼。 这股寻根刨底的的拧劲儿在语文课上更加泛滥。“比如我讲到古代官级,说左迁意味着贬官,右迁意味着升官,还找了很多史据来证明,只有他会跳出来说,老师这里有个特例,左迁是升官……”怕被刘浥尘问倒,苏云生总要在课后翻阅大量资料。 如今想来,他的走红,正是“咬文嚼字”的功劳。 所以当记者提到天赋和记忆力,苏云生并不认同,“其实没有捷径,全靠平时积累。” 刘浥尘的阅读面连授课几十年的语文老师都很佩服。 比如第一期节目中的“核苷酸”,是个很少见的化学名词,他曾在一本科普杂志上看到过,就记住了。 “后面的决赛中,还有一个笔划巨多的词叫‘清癯’,形容人清瘦,是我读金庸的《神雕侠侣》时认识的。”刘浥尘说。 当然,他还有死磕的蛮劲。苏云生要求所有队员把《现代汉语辞典》翻一遍,唯有刘浥尘,不论会写不会写,把1700多页所有词条都手抄一遍。 小伙伴们带去北京的所有纸笔,全部写完,只能互相出题“刁难”。另一位队员陆佳蕾告诉记者,她也考过刘浥尘“尥蹶子”这个词,“我们会用各种生僻字、难词互相取绰号,叫着叫着就记住了。” 接下来,5位杭外学子将继续迎战半决赛。最后闯入决赛的代表队,再分散以个人名义决出年度汉字听写冠军。祝福他们越战越勇。电视机前的小伙伴们,也备上纸笔,和他们一起“听写”吧。 |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决赛
噘嘴
偏袒
箴言
帆檣
充赡
识荆
海晏河清
斗箕
及笄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年度总决赛15位顶尖高手将以个人为单位进行比拼,
他们分别是:
冠军:陆佳蕾
赵杉佳雯
王自然
亚军:于加敏
钟天逸
安婧源
季军:廖乙霖
张心语
廖宇轩
赵立澳
张诺娅
梁钰婷
姜力玮
刘浥尘
杭州外国语学校代表队
广西大学附属中学代表队
陆佳蕾在央视《汉字听写大会》总决赛时,听写“鸡枞菌”三个字。 |
亚军于加敏
季军廖乙霖
http://qsn.gxnews.com.cn/uploadpic/2013/08/26/c4dfcdc05ecf023cf197a727190059b4.jpg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全国总决赛季军——廖乙霖。
http://qsn.gxnews.com.cn/uploadpic/2013/08/26/6f2a220475098fbf0871ce470f4e0447.jpg
半决赛成功晋级后广西大学附属中学代表队参赛选手和指导老师在舞台合影留念。
http://qsn.gxnews.com.cn/uploadpic/2013/08/26/a8444c4442d06775c7e94bb23f7ef469.jpg
广西大学附属中学代表队指导老师、选手和汉字听写大会的评委合影留念。
广西大学附属中学对《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参赛活动高度重视,2013年7月中旬的决赛阶段,学校派出李柯霖、张秀玲两位年富力强的老师带队进京参赛。
决赛中,尽管听写的词语难度很高,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生化名词、方言术语、生僻地名等陌生名词频频出现,但是这却难不倒五位优秀的附中学子。
他们经过精心认真的准备,以独有的沉着冷静,自信从容和超群的实力给评委和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经过一路过关斩将,最终他们以绝对的实力获得了全国听写团体亚军的好成绩,廖乙霖同学还获得了全国听写总决赛季军。
第三轮,一共听写22个词,正确6个,被称为魔鬼之轮。
其中:罹罪、蹊跷、仵作、愣葱、络头、铲刈书写正确,
周穷恤匮、 跬步不离、轩轾、啁啾、充赡、捍蔽、一大趸儿、叱拨、裂罅、 卮言、识荆 、 倚徙、
鸱吻、公廨、溪刻、河汾门下、凫趋雀跃、服膺书写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