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鱼丸.老鸭.陈麻婆

(2024-04-07 14:45:43)
标签:

美食

       福州的鱼丸,在当地美食必吃榜上,向来是可以排进前三位的。一颗一颗圆滚滚的鱼丸,会让人想起毛绒绒刚破壳儿的小鸡儿脑袋。“色如白瓷”--这是赋予鱼丸的美誉。听到这个评价,应该知道十有八九是出自福建人之口。因为德化白瓷,就诞生在福建。福建博物院收藏的明代何朝宗创作的那尊白瓷作品《唐玄奘立像》,温润晶莹。细细地揣摩这尊立像的色调,大致能够明白“色如白瓷”之鱼丸,如果盛在透亮的德化白瓷碗中,该是怎样一番情状。
鱼丸.老鸭.陈麻婆
       潮汕
鱼丸虽然也很有名,但它大多是“实心丸”。鱼肉使劲儿剁成茸,搅打起胶,再手挤成丸状,下入水中慢慢“养熟”。袁随园在《食单》中所记载的鱼丸,即是如此。而福州鱼丸则是鱼肉为表,猪肉填馅,典型的“鱼包肉”。一口咬下去,蓦然之间双重的欢喜。
      作为一种小食,珠圆玉润的福州鱼丸,串起了传统与现代。节庆时分,几乎家家福州人的餐桌上,总少不了鱼丸的身影。爷辈、父辈们会借着鱼丸,回忆激情燃烧的岁月。旅游旺季,三坊七巷里,鱼丸店铺人满为患--天南地北的人们,往往借着一只鱼丸,开始认识这座福地之城。
      食物浓缩了一座城的烟火之气,往往也赋予了一座城池独特的魅力。提起南昌,会不由自主地说起瓦罐汤、拌粉,当然也绝不会落下酱烧老鸭。随随便便走进一家馆子,都可以尝一尝老鸭的味道。一盘汪着亮油的老鸭端将上来,颜色浓油赤酱,很有些沪上本帮菜的模样。开动筷子,香、辣,突然直窜鼻子--一番回味,才能够真正领略赣菜重油、重辣、重咸的本色。
      南昌酱鸭很适合旅人。野外踏青,寻觅名胜,累了、饿了,有几块酱鸭撑着,再远的路途心里都有底气。带着这种酱鸭,似乎最宜去坐仍然还在一些支线上运营的绿皮火车。悠悠然坐定,撕一块酱鸭,咂摸一口老酒,伴着哐当哐当的节奏,甜甜地睡入梦乡。
鱼丸.老鸭.陈麻婆
      同样是吃辣,成都与南昌难分伯仲。但是,成都的辣以外,还如影随形带着一个麻!好好的大红袍花椒,在川菜厨子手中变化莫测。回锅肉、水煮鱼、毛血旺.....没有哪一样不是!尝一个陈麻婆豆腐,一只油光水滑的黑钵呈上来,钵里牛肉粒匀匀裹着嫩豆腐,红白相间,油亮耀目。星星点点的蒜苗,红亮中透着青翠。趁热舀一勺,麻辣鲜香烫;趁热再舀两勺,下一碗白饭!
鱼丸.老鸭.陈麻婆
       猜想鱼丸、老鸭、陈麻婆的“前身”,不过是寻常巷陌间的无名之辈。也许,鱼丸的“产床”只是打捞了不少鱼获的一艘小船;也许,做出第一碗酱烧老鸭的“老饕”,只是一个想慰劳一下自己的养鸭人。而陈麻婆,却真真切切有着历史可溯--她只是旧时成都一个脸上长着几点细麻子的街头小贩!
       岁月淹没了来来往往的人和事,但好在还有模模糊糊的“食物基因”,每当邂逅诸如鱼丸、老鸭、陈麻婆之时,总会多多少少想起一丝掩在食物背后的人和事。
      其实,文字的贫乏于美食之前频频露怯--那么多令人垂涎的好东西,岂止三言两语可以概括!譬如,福州的西禅寺,每年正月初一开始,售卖“万佛包”--一只包子巴掌大小,花生糖馅,油香油香。还有,泉州网红街西街,鲤正记牛肉饼店,一间只能容纳二三个人操作的小铺面,每天却总有人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待肉饼出炉--捧一只外酥脆里多汁的牛肉饼,狠狠咬上一口,鲜嫩的汁水立时爆了出来--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会在心里叹一声:
      排这么长时间的队,值!
鱼丸.老鸭.陈麻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厨子得罪不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