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离平衡》教学反思

(2012-10-30 22:13:23)
标签:

杂谈

分类: 家园纪事

《电离平衡》教学反思

2012年广东省骨干教师培训班  温镇忠

 

第三章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学生继第二章《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之后学习的内容,它对下面诸如《水的电离》、《盐类水解》等内容的教学起到铺垫的作用。可以说,该节内容的教学承上启下,地位非常重要。基于这种认识,在教学设计中,我把该节第二课时教学的重难点放在电离平衡概念的建立和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之上。为了突破难点教学,我在该节的课堂实施中拟采用讨论探究、归纳对比、整理结论、加强应用的教学策略。反思这节教学的实施情况,我认为这节课教学思路清晰、教学重点突出,课堂气氛很好、课堂教学目标能够较好实现。主要亮点表现在:

一、难点有效突破

为了让学生正确全面地建立起电离平衡的概念,我引导学生比照化学平衡的概念,以冰醋酸在水中的电离情况、同浓度同体积的醋酸钠溶液与盐酸相混合两个相反方向建立电离平衡的实例,同时巧妙运用图像(v-t图和c-t图)分析,使学生顺利地建立起电离平衡的概念。然后,对照化学平衡讨论电离平衡的特征,组织学生讨论醋酸在加热、加水稀释、加入NaOH固体、加入C3HCOOH、加入CH3COONa固体、通入HC气体、加入Mg等情况下,电离平衡的移动方向及cCH3COO)、cH+)的确变化,归纳出电离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从而使学生突破了对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下面的知识运用打下午良好的基础。 

二、创设教学情景

在引入新课时,我特意设计了一个实验:在醋酸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再将此溶液均分为两份,往其中一份加入醋酸铵固体,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现象明显:加入醋酸铵固体并振荡后,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提问学生为什么?如何解释?学生一时不能解释,教师告诉告诉学生;学完这节课的内容之后便能解释这一问题。学生带着这个问题,保持高度兴奋开始了一节课的学习,直至整节课上完才找到答案。课后效果显示,这种创设教学情景的方法是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情绪、激活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的。

三、重视概念应用

在学生建立了电离平衡等相关概念之后,我能组织一些有梯度的思考题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首先是运用课本的两道简单习题来尝试电离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然后,再用

三个难度稍高的习题来进行扩展和深化,最后,用一个开放性习题来让学生尝试实验探究。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要求学生设计两个以上的实验来证明醋酸是一种弱酸。显然,学生对该题的答案越多,说明学生对强弱电解质、弱电解质的电离等问题认识越充分越全面。所以说,这是一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好题目。

    当然,这节课也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最明显的不足就是课堂节奏前松后紧,以最后一道实验探究题目没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讨论和交流,致使学生没有想出更多更好的实验方案,从而不能够达我的预定目标。如能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这节课的高效性将会得到进一步体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