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关于绘画,除了技法,哥子有屎以来写的最长的一篇!

标签:
转载 |
原文地址:关于绘画,除了技法,哥子有屎以来写的最长的一篇!作者:白鹿
关于风格
有人会说这个风格我喜欢,笔触细腻轻盈,又有人会说这个风格我喜欢,质感厚重饱满。或者也有人今天喜欢笔触细腻,明天又喜欢质感饱满了。追风格就像追潮流,飘忽不定。有个学音乐的告诉我,你的风格就是你的弱点,就像阿杜那种破锣嗓子,当他流行的时候就预示着快过气了,结果事实就如此了。其实对于绘画者来说,我们更应该在乎的应该是怎样在画里融入更有价值的东西,比如说氛围处理,疏密关系,设计感等等。到了一定程度,自会形成风格。内容丰富的风格才是长久的。
多年的工作遗留下一个习惯,就是截过程稿。正好最近画了一张,就顺便拿来说说事吧。
http://s7/mw690/74e1be06gdaba7dd44936&690
画图之前有个构思,只要你平时画画的时候有动用你的空间思维,慢慢的到了一定层次,画画之前脑子里可以构建出这张图画完的样子,它的光影,他的色彩,甚至他的细节。画这个图之前我只能说脑子里的成像要比以前清晰一些,希望以后会练到越来越清晰。黑白稿谁都会画吧,说白了又是基本功。这可能牵涉到一个人体结构的问题,也许你以为我是看了上百个G的咪咪和屁股终于练成了眼中有码心中五码的境界,其实不然啦,当初也是老老实实看的解剖书。看了很多,但只有一本是对我有用的,那就是这本。http://s6/mw690/74e1be06gdaba8d2e91d5&690
练习的关隘就是记住每一块肌肉骨骼的名字。然后一边背出每一个名字,一边背着画出来。这么傻啦吧唧的搞了两个来月,只能说大概记住了,画得还是挺丑的,慢慢熟练那就是后来的事了。
http://s3/mw690/74e1be06gdaba90ff2bc2&690
关键部分的体积空间信息表达得差不多了就可以铺色了。用的是图层属性的“颜色”。有人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黑白稿画完了开始叠色,可是越叠越难看,怎么也叠不出想要的效果,其实他不知道这是黑白稿没画准确,却在叠色上边瞎花功夫。好看的效果是需要黑白稿和色彩关系都正确的时候才有的。正常的说当黑白关系准确后开始叠色只有越来越好看,没有越来越难看的道理。
画到这里两人的手有三次改动
http://s14/mw690/74e1be06gdabaa6cf6eed&690
左边这张帅哥摸着美女的莲藕臂,蹭啊蹭的,你妹的心里在想啥呢,感觉有点色眯眯的,所以我又改 了一稿,没错,第二张这个爪子是朕的,献身于我的事业也不是第一次了。我随手找了个盒子来对着镜子照了一张,好没说的打开一看,里边竟是我和我老婆的结婚戒指。这么宝贵的东西这女人怎么随便塞呢。另外这么骚气的盒子如果要往下画肯定要改的。但是帅哥拿着个这么物质的东西给美女看,接下来估计要说,来做我小三儿吧。这也太低俗了点。好,于是我又改,右边这个动作是当年我和我老婆走街上常用的动作,当时一无所有,就只有感情(哈哈,扯远了),不过画起来还是蛮带劲的。
左边这张帅哥摸着美女的莲藕臂,蹭啊蹭的,你妹的心里在想啥呢,感觉有点色眯眯的,所以我又改 了一稿,没错,第二张这个爪子是朕的,献身于我的事业也不是第一次了。我随手找了个盒子来对着镜子照了一张,好没说的打开一看,里边竟是我和我老婆的结婚戒指。这么宝贵的东西这女人怎么随便塞呢。另外这么骚气的盒子如果要往下画肯定要改的。但是帅哥拿着个这么物质的东西给美女看,接下来估计要说,来做我小三儿吧。这也太低俗了点。好,于是我又改,右边这个动作是当年我和我老婆走街上常用的动作,当时一无所有,就只有感情(哈哈,扯远了),不过画起来还是蛮带劲的。
为什么我会在这里特别的提出关于男人手的三次改动。下边是理由。
通过长期的画画和让别人看画我发现一个现象。我们会花很多功夫去画衣服褶子啊,花纹啊,背后的山啊流水树叶啊这些很有技术含量的地方,但对于看官来说,如果没有这些,他们会觉得画面低了好几个档次,画没啥看头。如果有了这些高技术含量的东西看官却会选择无视,他们会去注意那些也许是你随意摆了几笔的花瓣,也许是美女脸上的一滴泪水,也许是男人手里拿的一支金钗。对于这种心理,我不是专家,所以不解释 。但我想说的是,对于你要画的一张插画,我们在画之前会很兴奋的想我要用什么样的华丽技法,我要攻克什么样的技术难关,这些让画面上档次的东西固然是要讲求的,但还有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意境”,或者说叫趣味。什么是意境,也许就是你不费吹灰之力点的一滴泪水,也许就是几笔就出来的男人手里的金钗。要搞懂这个意境,还真得看个人的造化,能搞懂的同学我说到这里应该都懂了吧,搞不懂的同学不要气馁,不要从绘画入手,多去思考你的生活,你的世界,感人的,震撼的,有趣的等等一切你感兴趣的东西。多思考自然就会有收获。
关于画面反转
以前前辈们常告诫我们,要记得时不时反转一下,这样就能看到你的画面正着的时候看不到的问题。于是我们常来回反转着画,最后画出了正反看着都很顺眼的图。这个方法一开始对我们的帮助是很大的。反过来确实会猛然间看到结构体积的不正确。作为初级选手,我们如果无条件的相信权威进步是会很大的,但我们也有质疑权威的权力。于是我找了张照片来反转,照出来的结构总没错吧,可结果是也觉得别扭。然后我又找了无数张照片来反转,也只有少数的照片正反都看得顺眼。这就说明反过来看看不顺眼不只是因为结构不对。过了很久,请教了很多前辈,后来才知道,其中还涉及到一个问题——线条的穿插。这里说的线条不是一根根的黑线,而是画面里点线面构成的整体走向。http://s1/mw690/74e1be06gdabaf03e3c10&690
http://s11/mw690/74e1be06gdabaf05605ba&690
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画面构成因素。我们的左脑和右脑功能是不一样的,两只眼睛也分别归两个半脑管辖。。。这也是一个很高端的问题,不好解释,但因为这个最终导致大多数人们习惯看线条大都往左偏或者往右偏的图,而我们的图是要给所有人看的,俗话说身正不怕影子斜,所以让画面左右都保持平衡才是最佳选择,这样的图才会让人感觉舒适与平稳。
这时也许还有人要问,看官又不反转了看,你干嘛要把反转的样子画得那么顺眼。好吧,总结一下,反转的好处是1.能让你很快看到画里边不正确的地方。2.能让画面有一种平衡感,稳定感。
http://s13/mw690/74e1be06gdabb2019e45c&690
翻转后我改动了一些体积关系和增加了一些改变画面线条的物件
http://s8/mw690/74e1be06gdabb2032d977&690
翻转后我改动了一些体积关系和增加了一些改变画面线条的物件
http://s8/mw690/74e1be06gdabb2032d977&690
关于画脸的问题。
严格按照三庭五眼,眼角对鼻翼,瞳孔对嘴角、眉心为头中心。。。。等等等等的比例规则做了很复杂的比例线画了无数个,一开始五官的位置总是和比例线对不上,慢慢的能对上比例线了,画到最后不用比例线也能画准了。后来就神奇的发现,那个脸怎么画怎么有感觉。其实后来才知道,只要比例正常,这个脸自然会出现一种感觉。再后来画多了,夸张哪一块会出现什么感觉也都慢慢熟悉了。简单来说画脸就是从无法控制的比例不正常,到比例正常,到有意识的夸张的这么一个过程。当然,中途临摹头像是必要的,让你知道真实的眼睛鼻子嘴是怎么长的。http://s1/mw690/74e1be06gdabb4ec2d5e0&690
关于收尾
最后,关于一张插图,要是不赶的话,快完的时候,我会隔一两天后再来收尾。因为一张图盯着看了几天难免有些麻木。换换脑子后再来收尾更容易突然想到加点出彩的东西。于是我提亮了溪水,加了有光影的波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