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听众打来电话:“我明知道这个习惯不好,甚至害人害己,可是,我改变起来咋就这么难呢?”
是啊。习惯太强大了。当一个观念或其指导下的行为,在个体的生命经验中一再被重复、强加,进而固化的时候,改变它,确实是个非常艰难的课题。
其实在人的生命历程中,某个信念系统和行为模式曾对我们本身起到过积极或保护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态的变化等,到了下个生命阶段,我们又不得不调整、优化,甚至是摒弃曾为我们提供保护和裨益的惯有信念与行为模式。有的人可以顺利进行这种转化和改变;有的人则非常艰难。
正如安东尼罗宾所说:习惯的养成有如纺纱,开始只是一条细细的丝线,随着我们不断重复相同的行为,就好像在原来那条丝线上缠上一条又一条的丝线,最后它变成了一条粗绳,把我们的思想和行为给缠得死死的。
如何改变?有一条途径与各位分享:把我们的旧行为跟痛苦连在一起, 把我们希望的新行为跟快乐连在一起。
大家可以实际尝试一下安东尼罗宾“神经链调整术(nac)”——
神经链调整术分六个步骤:
第一步 确定什么是你想要的,而又是什么妨碍你
确定什么是你真正想要的,这样才能引导你去的方向,而你要的越是明确、越是具体,就越能够发挥力量,快速地达成目标。
知道什么是阻碍我们想要的,阻碍我们是因为我们把改变跟痛苦连在一起,因为改变带来的未知或者可能失望结果让我们恐惧。
第二步 找出改变的杠杆
可否有这样的认定——不变会有很大的痛苦,现在改变就会有很大的快乐!
所以我们都了解:改变不成,通常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愿不愿意的问题!
我们对于改变这个问题所抱持的态度,经常是应该,而不是必须,就算是必须,也经常是指未来的某一天。要想马上改变,唯一的就是得在心里抱持迫切感,不能不快点去做。
人生中任何成功的改变必然是改变神经链中对快乐与痛苦的阐释结果,经常我们很难改变,乃是因为心中有矛盾。一方面想改变,消除各种痛苦,另一方面又害怕改变,“要是没有成功,那又何必委屈自己?”
消除这种矛盾的一个办法是让自己的情绪达到痛苦的临界点,让自己觉得不马上改变是不成的。不是有一种叫‘狗食减肥法’吗?就是拿着一个空的狗食罐头警示自己,一旦贪吃就吃一罐狗食,里面是生的马肉。最终达到了减肥目标。
物理学上杠杆可以让我们抬起庞大的物体。要做重大的改变,也需要找个“杠杆”。痛苦的临界点就是改变的杆杆。我们也可以找出更多的改变理由来促进改变。一个有强烈决心的人无所不能。改变,最决定性因素来自意愿。
人类逃避痛苦的意愿,往往比追求快乐的意愿还要强大!所以。促成改变最有力的杠杆,便是发自于内心的巨大痛苦。当我们发现不改变会导致极大痛苦,就会促进改变。
要改变某个人,如果只是一味从外界施加压力,那只会把它推得更远,不如让他自己感受来自于内的压力,这很可能是他无法抗拒。这也说明打小孩外力压迫学习不一定有效果。
人们不想改变的原因是认为改变比不改变更令他痛苦,因此要改变只能反转:不改变会成为极端痛苦,改变会是极端的快乐!
如果这还不足以产生改变的杠杆,那就把目标转移到心爱的人身上,例如孩子或你关心的人。大部分人宁愿为心爱的人付出比在自己身上的更多,好好想一想,如果自己不改变的话,会对心爱的造成多大的伤害。
从痛苦仍然找不出杠杆,可以去找快乐,改变会到来极大的快乐,既然改不改变没有痛苦,那么获得快乐也会让人去改变。
如果还不想改变,说明还找不到改变的杠杆,现在找出更多的理由,自己强迫自己也可以了。 《首席执行官》这部电影中每个人砸烂所有自己做的不合格冰箱就是为了在工人心中建立改变的杠杆。后来确实有效。
第三步 中止你旧有的行为模式
当想获得改变时,沿用旧有的想法和做法是不可能有新的结果!精神病人一再重复做相同的事,却妄想有着完全不同的结果。
如果我们一直沿用旧有的行为模式,最后所得的结果依然跟以前一样。想戒烟,每天还在吸烟,这样能改变吗?
只要中止我们消极的行为及情绪,找到扭转痛苦与快乐的杠杆,那么整个人就会改变。
有时候人们因为旧习惯所带来的痛苦而想改变,可是又舍不得这个旧习惯所能给他们的“快乐”。比如病人因为得到别人的关怀好处而不愿意过早康复。
安东尼·罗宾为了改掉一个巧克力贪吃鬼学员决定施加压力,让他每天只能吃巧克力,和4杯水外其他不能吃,最后他终于顶不住了,找到了痛苦的临界点,也就是改变的杠杆,让他不再贪吃巧克力。
如果你能让一个人肉体上觉得痛苦,那么就能使他拿出决心,想要摆脱痛苦去追求快乐,这时旧有的行为会改变。打小孩让他痛苦也会好好学学习的。
要想中止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最好的方法是给他们来个出其不意、施加他们一些完全没有想到的事。比如一个小孩哭哭啼啼,你忽然跳起来大喊大叫,他一定会停下来的。
要改变自己一些坏毛病可以给自己一些不改变的痛苦,让坏毛病给你带来更多的痛苦。
记住,要想改变旧有的习惯,所用的方法越是令自己痛苦就越有效果。
第四步 另外找出一个新的且好的行为模式
这是建立长久改变最重要的一步,经常有的人试图改变旧有行为,却如昙花一现似的没有成功,主要原因是因为没有找到取代的行为,即使已经中止了旧的行为。
当我们旧有的行为模式被中止了,脑子里会自动去找能够同样带给我们先前同样快乐感受的新行为。有的人戒烟了,体重却增加了,是因为他们从吃中找到跟抽烟同样的快乐感受。
戒毒所统计表明,强制戒毒的人员出来后总是重犯,有心戒毒,凭着毅力压制吸毒冲动,两年后碰到大的压力又靠毒品来逃避。而其他人因为有了很好的取代行为而戒毒成功,他们从家庭中、事业中、从社会参与中所得到的感受比吸毒好,所以没再犯。但是8年后还会犯,因为少了下面第五步。
第五步 不断调正新的行为使之成为习惯
改变要能持久且有效,调正的功夫不可少。最简单的调整方式便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新的行为,使它在我们的脑海里成为粗壮的神经链,这就旧不容易回复到旧的行为。
不断重复新行为就会形成新习惯。我们脑子分辨不出什么是真实,什么是想象的,只要我们不断地那么认为,最终会影响我们的想法和做法。调正的工夫就是确保我们能自动地显现出新的行为。
任何行为若不断用心地重复,它便会成为一个习惯,这就是调正功夫的重点所在。
当你一有好的表现就立即给自己一些鼓励或奖励,这样你的神经系统便会把改变跟快乐连在一起。这样强化可以加速调正新行为的过程。欠缺鼓励的行为往往轻言放弃。
调正功夫要重视强化。任何行为或情绪如果不断地强化,最后便会成为一种自动而调正的习惯,反之则慢慢消失。
强化分为正面强化和反面强化,正面强化就是每到调正行为有提高就奖励一番;反面强化就是达不到希望的行为就惩罚一番。
强化要及时才有效。不要过后才鼓励。
企业管理中采用多种强化方式,很多公司用负面性的来强化员工,容易产生反效果。第二种的利诱,习惯以后收效不大。第三种是给员工充分发展的机会,员工自豪,努力工作。
好好运用强化方式使改变能够长久。一旦强化被视为理所当然,就失去了强化效果。
出乎意料的快乐往往是加倍的快乐,所以怎样利用无法预期的强化方式,使我们维持新行为极为有效的一种方法。海豚训练就是用这种方法。赌博吸引人的原因就是非预期赢钱快乐让人继续赌博下去。
调正是使我们能持续做出某种行为的重要因素,我们的任何行为模式若是一直给予正面的强化或鼓励,那么它便会调正成为一种自发性的行为,否则它就会慢慢地消逝。
第六步 测试一下效果
1、确定自己对旧的习惯是否会感到痛苦或不那么快乐。
2、确定自己对新的行为感到快乐
3、让你的新行为和你的价值体系、信念以及心则相合。
4、确定旧习惯带给你的快乐依然存在于新行为中
5、臆想未来你以新的行为生活并成为习惯
如果出现想违背的地方,那么就必须从第一步重新走过。
检查没有成功的原因是不是因为缺少有效的杠杆,把改变的决心公诸于众,让旁人监督自己,不敢松懈。
检查你是否因为像苍蝇一样找错了方法,虽然一直猛撞玻璃窗却出不来,你必须终止旧的行为模式。
找出一个能促使你脱离痛苦的新行为,并且这个新行为比旧习惯获得更多的快乐。
最后就是尽可能利用一切可能地利用“无法预期强化方式”以及“固定强化方式”,使你的新行为成为一种习惯。
上面与大家分享的NAC的六个步骤可以用在任何需要改变的地方,如人际关系、事业、爱情以及教育孩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