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下晨诵诗

(2014-06-06 17:55:07)
标签:

育儿

分类: 教育教学

四下晨诵诗

一、斯蒂文森诗歌课程

1.秋千             

斯蒂文森[英国]

荡呀荡着秋千上蓝天,

上蓝天,你呀喜欢不喜欢?

我想小孩最爱荡秋千,

荡着秋千真好玩,真好玩!

 

荡过围墙去呀荡上天,

我看到天地这么宽,这么宽,

我看到河流、树木和牛羊,

我看到田野没有边,没有边……

 

我再往下看,绿色大花园,

棕色的屋顶在眼前,在眼前——

我重又荡着秋千上蓝天,

我在空中上下翻,上下翻!

【作家】罗伯特·斯蒂文森(StevensonR.L.1850-1894),英国作家。生于爱丁堡建筑工程师家庭。当过律师。大学时期就开始写作。作品有游记《内河航程》和《驴背旅程》,惊险浪漫故事集《新天方夜谭》,小说《金银岛》《绑架》等,诗歌《林-下灌木丛》《诗集》。1889年斯蒂文森移居太平洋萨摩亚岛养病,1894年病逝岛上。他是19世纪末新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他的《一个孩子的诗园》已成为英语儿童诗歌的经典。本组诗歌就选自他的《一个孩子的诗园》。

赏析:诗人以纤细的感情和敏锐的笔触,精确地把握住孩子荡秋千时的情绪和感觉,极其逼真地再现了童年快乐的时光。你可以读到一个孩子的全部的向往,在孩子的游戏和幻想中,仿佛一切都能够化平常为神奇,令我们不由自主地被深深触动,浸染其中。

朗读指导:用欢快的情绪朗读,可以分角色朗读秋千上看到的不同的景色,读出荡秋千的快乐有幸福。

 

2.海边

斯蒂文森[英国]

我往前走,走到海滩。

他们给了我一把木铲,

给我挖泥沙。

 

我挖的洞啊,像只酒杯。

每个洞里,涨起了海水,

涨上就不落下。

赏析:读着这首诗,仿佛回到了充满幻想、充满渴望的童年时代。一把木铲,一片沙滩,成就一段探索与发现,这是孩子对未来世界独有的强烈好奇,这强烈好奇又是充满快乐与想象的。

朗读指导:用充满想象的幸福和发现的快乐来朗读。可以让孩子自主改写诗歌,用更加灵活多变的内容丰富朗读。

 

3.秋火

斯蒂文森[英国]

 

飘进人家的花园,

飘向溪谷的上空,

瞧呀,一缕轻烟,

来自秋日篝火中!

 

欢乐的夏天过去了,

夏天的花朵凋谢了,

红色的篝火在燃烧,

一股股青烟升起了。

 

唱一支四季的歌!

唱一年四季的光彩!

夏天有盛开的花朵,

秋天有篝火升起来!

 

赏析:秋天到了,秋在大家的眼中,通常都是萧条荒凉的,但是秋也有它热情的一面,如火红的枫叶如同火一般的热情。一年四季中秋还意味着收获,代表着希望。

朗读指导:可以用欢快的节奏,有舒缓、轻柔到激情高昂,读出秋天的热情,也可以分角色朗读。

4.刮风的夜

斯蒂文森[英国]

月儿落,星儿隐,

大风在高空吹不停,

黑夜里,湿气重,

骑士在马上跑得冲。

夜已深,灯已灭,

为啥他奔跑老不歇?

 

树枝摆,嘎嘎叫,

船儿在海上晃又摇,

蹄声低,啼声响,

骑士在路上跑的忙。

跑过来,奔过去,

来来去去飞一样快。

赏析:孩子的世界要比我们想象的大得多,大自然中的日月星辰、山川河流、森林田野、花鸟鱼虫,都能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夜晚的风声、风影在儿童的想象中变得诗意、丰富起来,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化身为骑士,在夜晚的风中狂奔,仿佛不愿冷落了这黑夜,风也成了夜晚的伙伴,给了孩子们许多乐趣。

朗读指导:饶有趣味地朗读,可以让一部分孩子模仿刮风的声音,来给朗诵诗文的同学伴奏,读出和声的感觉。

 

 

二、清明诵诗课程

1.《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

    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历代有踏青扫墓垢风俗。

    纷纷:形容多。

    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

    借问:请问。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本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译诗]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小村。

 

[赏析]

这首小诗,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

2.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注释]

① 发生:指“发生”雨,即下雨,落雨。

② 潜:悄悄地。

③ 润物:指滋润土地草木。

④ 锦官城:即成都。成都旧有大城、少城。少城古为管织锦的官员所住的地方,因称锦官城。后通称成都为锦官城,简称锦城。它是唐代最繁荣的商业城市之一。

[译诗]

  好雨似乎领会人意知道季节变化,正当春天万物生长时即降临。细雨随着春风悄悄地在夜里来到,它默默地滋润万物没有一点声音。田野的小路和空中的云彩都是那样漆黑,只有江船上灯火独独明亮。等到明天拂晓看看被淋湿的花朵,整个成都都显得沉甸甸的,那红花一定更加迷人。

[赏析]

  诗人紧扣诗题的“喜”字,对春雨作了细致入微的描绘。这首诗,前两句写雨适时而降,其中“知”字用得传神,简直把雨给写活了;三、四两句写雨的“发生”,其中“潜”、“润”、“细”等词语道出了雨的特点;五、六两句写夜雨的美丽景象,“黑”与“明”相互映衬,不仅点明了云厚雨足,而且给人以强烈的美感;最后两句仍扣“喜”字写想象中的雨后之晨锦官城的迷人景象,“红湿”、“花重”,体物可谓细腻至极。全诗未着一个“喜”字,而“喜”字却渗透于字里行间,这种靠形象来“说话”的艺术手法是值得我们效法的。

3.风筝(马云超)

我在广场上放风筝,/风轻,/天蓝,/风筝越跑越远,/风筝越玩越开心。

/燕子,/麻雀,/蜻蜓,/他们坐在风筝上,/闭着眼睛,/听风哼着小调儿。

/我歪着脑袋发愣,/手里攥紧一丝烟雾。

/它们能不能听我的话,/从天上下来呢!

赏析:

    在云淡风轻的一天,“我”放着风筝,愉快的心情不言而喻,就连燕子、麻雀和蜻蜓也高兴地陶醉其中。这首小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要读出欢乐的语气。

4.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译诗:

自古清明是亲近自然游山玩水的日子,如今清明节已至,看着窗外的春色满园,不禁顿生感慨。然而凭栏而望却不知哪出风景最佳。有朋友告诉我晴空万里下碧绿的原野尽头,便是一处绝妙的游玩胜地。穿过蓊蓊郁郁的杨柳丛,紧收马缰,马儿一声嘶鸣,抬头望去,佳人斜倚秋千,回眸一笑,连带啼叫的黄莺、漂亮的花朵,灿烂明媚的春光似要将人迷醉。

 

 

赏析:

这是一首写清明出游的词,看似简短且通俗易懂却在其中蕴含了清明的经典习俗。全诗中“绿野”“晴天”“笑”“醉倒”都洋溢着明快的气息,要读出欢乐的语气。

 

三、海洋课程

1.大海的歌(组诗四首)

(刘饶民)

天和海

天在头上顶,

还在脚下踩,

我把它两个,

拉着连起来。

不信远处看,

你能分出:

哪是天?

哪是海?

浪花

浪花家在哪里?

家在大海中。

浪花几时开?

请去问风。

浪花什么颜色?

朵朵如白云。

浪花开多少?

千万千万朵。

海上的风

海上的风是花神,

她一来,就绽开万朵浪花……

海上的风是琴师,

她一来,就奏出万种歌声……

海上的风是大力士,

她一来,就送走万片渔帆……

海上的风是狮子,

它一吼,就掀起波浪滔天……

大海睡了

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

深夜里,大海睡觉了。

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

那轻轻的涛声啊,是她睡熟的鼾声。

静谧的氛围。

诗歌赏析:

《大海的歌》是一组儿童诗。诗中描写了大海的不同特点,抒发了作者对大海的喜爱之情。诗文中运用了比喻、排比等手法来描写大海,表现出作者丰富的想像力。

朗读指导: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通过品味诗文的语言文字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大海的美丽与奇妙。同时引发学生思考,你见过的大海什么样?

朗读时,可安排学生男女生分角色朗读,前三节可配上海浪声,让孩子在海浪声声中想象大海的美丽,读出欢快的节奏;第四节则要运用舒缓的语气来读,使学生感受“大海睡了”时那种

 

2.海边

 

斯蒂文森[英国]

我往前走,走到海滩。

他们给了我一把木铲,

给我挖泥沙。

我挖的洞啊,像只酒杯。

每个洞里,涨起了海水,

涨上就不落下。

诗歌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童趣,仿佛看到了一个小女孩在海边,像只勤劳的小蜜蜂一样拿着铲子,挖着泥沙,专注的盯着那只“酒杯”。

朗读指导:

朗读本诗要用欢快的语气,引导学生想象这幅美好的画面,并将这个可爱的小姑娘想象成自己。

3.沙滩

顾城

我在沙滩上玩

用沙子修城

用石子铺院

让那些乱飞的小树叶

通通住在这里边

我去吃饭了

海风把它吹坏了

 

我在沙滩上玩

用螺蛳当宝塔

用贝壳做瓦片

让那些害羞的小花瓣

全都藏在屋里边

我去睡觉了

海潮把它偷走了

(我告诉妈妈

妈妈却再不许我去海边)

诗歌赏析:

顾城的这首诗充满了童趣,在写这首诗的时候,他是最幸福的,这时候,仿佛自己已经藏好了,外面的世界干扰不了他的情怀,他就是在沙滩上用沙子修城,用石子铺院的孩子,他想谁住在沙子的城里,谁就能在里边做好梦。

沙滩,沙堡,沙土大坝......对于儿童来说,那是充满创意的乐园,是挥洒智慧的地方,要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在沙滩上玩耍的情景。

朗读指导:

在朗读时,要指导学生用充满好奇又憧憬的语气和神态来读。

 

 

4. 我们去看海

金波

走啊,一起走,我们去看海

海风已吹进我们的心中

耳边已响起潮声澎湃

走啊,去看海,海是我们的梦

海的胸怀如此的宽大

海的家园如此的富足

海是我们的另一个家

 

看见海,就像走进了宝库

我们在海的怀抱里跳跃

歌声笑声溅起鲜亮的花朵

我们在海的怀抱里欢笑

潮起潮落都有动听的歌

 

去看海,一路唱着热情的歌曲

去看海,有读不完的生命启迪

诗歌赏析:

作者用轻快的诗句,写出了自己赞美大海、热爱大海的情感,诗歌的开头用一种要请的形式开启,与结尾相呼应。诗歌用了比喻和你人等修辞方法,说海里的资源丰富,好像一个大宝库。我们在海里玩耍,歌声和笑声伴着我们溅起海水,溅起水花的声音像歌一样,我们在海的怀抱里,运用了拟人的方法将我们和大海融为一体了。作者希望我们的胸怀像海一样宽大。在作者的十四行诗句中,可以体会着作者热爱大海的思想感情。

朗读指导:这首诗要用轻快的语调朗读,表现出诗歌中蕴含的欢快以及对大海的热爱。

 

 

四、感恩课程

1.爱之歌

[德国]黑塞

我是一头鹿,你就是那小鹿,

小鸟是你,我就是那树,

太阳是你,我就是那白雪,

白天是你,我就是那梦。

夜晚,从我入睡的嘴飞出

一只黄金鸟,飞向你

歌声嘹亮,翅膀斑斓,

它对你唱一支爱之歌,

它唱着我给你的歌。

诗歌赏析:有许多人、许多事,经历了转身便会忘记,但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永远不会忘记我们的母亲,永远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消减我们对母亲那深深的爱。在母亲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将黑塞的《爱之歌》,送给天下所有的母亲吧!

朗读指导:师先范读诗歌,然后让学生自由读。学生交流从生活中哪些地方体会到妈妈的爱,然后带着对妈妈无限的爱去反复诵读,在读中反复体会。

2. 妈妈和太阳

屠再华

我闻到了

太阳的香气!

妈妈晒过的被褥,

晚上一打开来,

就有一股浓浓的

太阳香;

妈妈洗干净的衣服,

早晨一打开来,

就有一股浓浓的

太阳香!

太阳的香气,

香得默默无闻。

妈妈不是太阳,

可她也有一股——

浓浓的太阳香……

诗歌赏析:

短短的诗里,我们几次读到妈妈,她在晒被褥,她在洗衣服,她在默默无闻地忙碌。

短短的诗里,因为妈妈,我们到处可以闻到太阳的香气,晒过的被褥上,干净的衣服里,还有呢,她的身上。被褥里的太阳香,我们都喜欢,妈妈身上的太阳香,你闻到过吗?

朗读指导:在指导学生朗读的时候,不要过分强调朗读技巧,真正用心的朗读是任何技巧不能比拟的。提醒孩子们要轻一点,这太阳香的味道是需要静静地闻的。

3.爷爷丢了

高洪波

退休的爷爷上了年纪,

总觉得自己丢了东西,

他和时间公公捉迷藏,

结果发现丢失了自己。

爷爷丢了坐小汽车的忙碌,

也丢失了数不清的会议;

他丢失了各种文件和批件,

也丢失了作报告的神气。

我的爷爷丢失了自己,

我却高兴得出奇!

因为爷爷真的成了爷爷,

常陪着我做各种游戏。

一大群小朋友围着爷爷,

他的故事惊险而有趣。

有骑马和打仗的传说,

还有“捉俘虏”的秘密。

我的爷爷真了不起,

退休之后竟丢失了自己。

我们小朋友帮他寻找,

找回了许多快乐回忆……

诗歌赏析:爷爷了不起,退休后丢失了自己。小朋友们帮他寻找,找回了许多快乐回忆,爷爷还原成了真正的“爷爷”。让我们一起来帮爷爷找回记忆吧!

朗读指导:本诗的前半部分要读出爷爷退休后的失落,后半部分则要读出爷爷重新找回记忆的快乐。

4.墨萱图二首其一
元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诗歌赏析:

灿灿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南风吹着萱草,摇摆着是为了谁吐露着芬芳?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望着孩子,远行的游子是那样的苦啊!

对双亲的奉养每天都在疏远,孩子的音讯每天都不能传到。抬头看着一片云林,听到慧鸟的叫声思念起来至此很是惭愧。

朗读指导:指导朗读时,应该提醒孩子注意停顿,读出节奏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