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真实现状
(2010-09-03 19:13:43)
标签:
企业社会责任企业使命杂谈 |
分类: 大师论道 |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真实现状
金蝶咨询事业部
企业与社会既联系又区别,社会关注的是社会稳定、民生和谐与民主法制,企业关注的是利润、股东权益和公司治理。长久以来,企业只要在社会所限定的法律框架内活动,并获得利润和增长,就可以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尤其是一系列的社会或自然问题的出现,如贫富差距、就业难题、腐败、恐怖主义、环境污染、能源危机、全球变暖、传染性疾病等,使得企业与社会的联系空前密切,社会已经开始对企业赢利至上不满,强烈要求企业做一个社会公民,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CSR),即不仅要考虑股东利益,还要考虑消费者、员工、社区、环境、供应链以及非政府组织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还缺乏认识。据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调查表明:“2006 年,中国企业全年共发布社会责任报告18 份”。而国资委直接管辖的央企共有157家,在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近1500家,全国工商注册的企业超过1000多万家,只有18家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开始,是企业重视社会责任的重要标志。这18份报告,从积极的角度来看,说明我们已经有企业开始关注企业社会责任了,并采取了一些行动。
但发布这18份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主要是中移动、国家电网、中石化、中石油等垄断性国有企业。已发布的这18份报告,也是“报告止于报告”,没有将报告内容化为实际行动,也没有将报告作为企业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大多是想通过社会责任报告减少公众对其垄断性获利的质疑和批评。
国内企业社会责任是一场社会运动。托马斯·弗里德曼说“世界是平的”,施瓦布教授认为“我们正在见证一场权力的转移。权力正在从中心向外围转移,垂直支配和控制结构正在被社会沟通和合作平台的水平网络所替代。权力的分布越来越广泛。”
在这个大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前所未有的吸引了政府、消费者、非政府组织、媒体、企业、社区的广泛持久的关注,悄然兴起了一场社会责任浪潮。
如政府大力推进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信用体系、促进经济增长模式转变;消费者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提高,不仅表现在对产品的选择、货币选票的投向,而且也反映在对厂商的褒贬和扬弃之中;
非政府组织获得越来越多的参与和支持,数量迅速增长,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推动力量越来越大。
媒体出于社会道义、新闻热点、舆论监督等考虑,对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推波助澜。
社区已经成为一个个利益共同体,社区要求与企业和谐共处,要求企业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积极履行对社区的责任。
企业承受利益相关者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大,不得不被动的接受和参与企业社会责任,也有不少企业逐步认识到社会责任与企业经济目标具有高度一致性,对企业社会责任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和行动。各种社会力量混合起来正推动着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从一场社会运动向一股巨大的社会浪潮转变。
在政府、媒体、消费者、社区、非政府组织、企业都广泛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的时候,企业长期以来埋下的社会责任隐患逐渐暴露出来了,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负面报道越来越多,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感觉。如太湖水污染,山西“黑砖窑”非法用工,频繁发生的矿难,公众指责垄断性国企工资过高,出口药材、牙膏、宠物食品、海鲜、玩具等产品质量问题等。尤其是出口产品接连出现质量问题,导致中国企业尤其是出口正面临着一场严重的信任危机,危机已经损害到国家的形象,演变成一场社会危机。
基于此,我国政府启动了专项整治产品质量工作,2007年8月23日在吴仪在专项整治产品质量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这是一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切身利益、维护中国产品信誉和国家形象的特殊战役”,从政府的态度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事情的严重程度。
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企业生存的环境。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是企业存在的使命,而且是可持续发展中,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它不仅是一种道德和良知的呼吁,而且正逐渐变成道德和制度的约束;不仅是一种理念、文化,更是企业自愿作出的承诺。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几乎使企业必须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各国、各企业无不感到社会责任存在的巨大影响,它已经成为社会和市场评价一个企业的重要标准。
在企业社会责任兴起以前,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压力作用很小或根本就没有要求,企业漠视社会责任的存在,履行社会责任在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是一种不对称博弈。企业社会责任兴起以后,利益相关者广泛参与,对企业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大。消费者或客户越来越把社会责任作为选择产品或合作者的重要因素,把社会责任作为一个评价企业的重要标准。社会责任正逐渐变成道德和制度的约束,成为企业获取市场的重要途径。
企业社会责任是国内企业增强企业软实力的好机会。企业软实力是国外大企业竞争力的灵魂,也是国内企业软肋所在。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强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工具。国内企业与其把企业社会责任看成一种负担,不如视之为培养企业软实力的大好机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