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对认股权证的看法(股龄短的博友请跳过)
(2012-05-23 06:22:22)
标签:
价值投机 |
分类: 股票心得共享 |
这篇文章的大部分内容于今年初已经写好了,但是考虑到大部分的人都不适合购买认股权证,为免害人我也就没有发表了。最近看到几位博友讨论认股权证,而近期也有可能会出现让我买入认股权证的机会,与其逐一回复博友的疑问,想想还是把我对认股权证的看法贴出来吧!
首先声明,我个人是反对大家买认股权证的,但是在极端情况下我自己却愿意投机一些,但也只会以组合仓位的2-3%为限(以一整年累积计算)。投机(投资)认股权证对于个股和行业的情况必须比投资股票了解更深入,股龄短的博友请跳过。
凡事都有两面 认股权证只应该是辅助工具
香港的认股权证交易已经成了赌徒的天堂,以至于几乎所有价值投资者一听到买认股证就会自动帮人标签为投机份子。这也难怪,事实上99%购买认股权证的散户都是冲着赌而来的,谁说香港没有赌场?
但,凡事都有两面的。老巴不也以五十亿美元买入高盛的优先股和认股权证吗?(如果不要认股权证应该可以获得更多的优先股)。老巴不也投机吗?但这种投机却是理性的,屬于赔率对自己非常有利的一类。
可换股债券听说过了吧?相信大部分价值投资者都认同它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价值投资方式,没有议异吧?让我把它拆解开来,看看这是一个什么东西!
可换股债券=企业债券+认股权证
哪个认股权证不是附送的么?天底下哪里有免费的午餐呢!正常情况下,同一家企业的可换股债券年利率都会比它的企业债券低几个百分点,两者之差其实就是用于支付购买认股证的成本。
一家企业的债券利率是8%,如果它发行两年期溢价为股价50%的可换股债券,支付的年利率很可能只有4%。投资者换来两年期认股证的成本实际上就是放弃了每年4%的利息,只不过不是直接支付,因此给人的感觉好一点而已,这其实和直接用现金购买并没有两样。(这也是我设定为每年投资认股证的金额不能超过组合市值3%的原因)
我认为认股证只应该是投资股票的其中一种辅助工具,而不应该成为独立的个体。就像可换股债券的例子一样,即使所投资的认股权证最终剩余价值为零,也不应该成为令股票组合亏损的原因。任何投资者购买认股权证的时候都应该要有持有至到期并沦为废纸的最坏打算。
如何投资认股证?
关于认股证买卖,它本身就是一个赌博,对此大家应该没有任何异议。香港的认股权证大部分都是投资银行发行的,而大部分认股权在价外时发行商都很少进行对冲的。从本质上来讲,其实就是和发行商对赌。正因为它本身就是赌博,因此也只有在极端的情况下,风险收益比高得非常不正常时,才有值得买入的理由。这个和以前那些算牌客赌二十一点平均赢的方式应该是一致的。(现在已经失效了,别乱学)其他的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对它们敬而远之。
对我来说,只有五种情况下才会买入它的认股权证(Long Buy)。
1,
打算的股票,它是属于极强周期性的。如果行业变好,它的股票能涨一倍以上的,相反如果变差,股价将会大跌一半以上的,甚至变得一文不值的。而到底结果如何,大家都是难以预测的。比如航运业、金属采矿行业。(很多资源商品如果价格跌一半,它相关的股票会以破产收场)
2,
陷入诉讼、黑天鹅危机、甚至大家都认为有可能会破产的股票。投资这类股票本身就是一种赌博,如果它的认股证的风险收益比的值博率高出它的股票很多,我们将可以用较低的金额博取同等的回报率,而风险相当。
3,处于改革关键期的股票(比如:李宁、苏宁、思捷、创科),投资这类股票一旦失败,投资它的股票,绝对金额上的损失不会比损机在它的认股权证少(因为相对投入金额小)。相反改革成功,股价往往一飞冲天,认股权证的绝对回报金额却不比持有正股少。
4,当市场出现很好的股票值得买入,但要被换走的股票依旧还是有非常高的风险收益比的时候。这时我会考虑买入它的认股权证。
5,
人心陷入极度恐慌的时刻,这个时候某些股票也许会有50%的上涨空间,但它的认股证却有10倍的空间。比如11年10月份的招行。(这个应该是老巴买高盛认股证的原因吧?)
关于认沽权证,香港散户只能买入认沽权证(Long
Put),正所谓涨无上限跌有限。我没有找到任何投资(投机)认沽权证而可以达到长期平均赢的方法,在此也不讨论了。
前一篇:[转载]“众口铄金”之随笔
后一篇:再谈认股权证:举实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