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押宝:成王败寇
(2012-04-30 22:55:52)
标签:
股票 |
分类: 股票心得共享 |
明天游英伦三岛,临行前说一个朋友圈中流传的故事吧!
疯狂的台湾佬
十几年前,有一个台湾佬,拿着仅有的十几万美元开始了他的鞋厂创业大计。他首先飞去了美国,向一家大型采购商许以非常吸引的回佣,并以很低的报价拿下了大额的意向定单。
他又回到以月租十万元人民币的成本,租下了一家规模宏大的厂房。登报招聘员工、邀请供应商,他把剩下的钱以缓慢的速度陆续添置和定制设备(只给订金)。工厂门前挤满了前来登记应聘的普工,一副正要大展宏图的景况。
供应商找上门来了,他们眼中看到的是一家规模很大的大客户。先不谈价格条款,有意的供应商必须先看厚厚的须知,然后再先填写一大疊供应商審核文件,要经过产品批核和验厂才能够加入供应商名单。
待供应商完成審核后,才告知公司规定付款条件是月结一百二十天。一些穩健的生意人拒绝了大好的机会,但还是有一些冒进的供应商不愿错失良机,同意了赊账。
定单接下来了,美国佬也来中国看厂。他们看到的是大批正在招聘的工人,正在搬进和建设中的设备(鞋厂设备不值钱,但钱还是远远不够),和供应商正在付运进来的材料。这下子美国佬也相信了台湾佬的实力,把三成的订金打了过来。
订金收到了,台湾佬这下子心也安定下来了,他用收到的钱赶紧剩下的设备拉了回来,工厂顺利运作,也越来越多的供应商相信这家大厂了,次年工厂营业额已经达到千万美金。
成王败寇
转眼之间十几年了。台湾佬已经退下火线,美国佬也退休了,而他的供应商也赚了不少钱。至今,还有不少他的供应商对当年成功打入这家工厂沾沾自喜,唯一失落的是当年那些保守的供应商。也许,这就是人生。
这是一个非常神奇的三赢故事,但放在今天又是否可以重演?
可否持续发展
最近裕元旗下的宝胜“突然”失去了CONVERSE的代理权,难道前几年上市前就不知道有可能失去?也许可恨的只是它并没能够在圈钱后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否则这又可以是完美的三赢故事。只是,以如今的经营利润率,这种神奇的三赢故事并不容易再度重演。
最怕找不到上市的理由
说到代理业务股,不能不提中桥金视和银基这两只牛股,前者是央视的广告代理商,后者是五粮液的代理商。如果这种代理收益是可持续的,为什么要上市?我最怕这种找不到上市的理由的股票,为名气上市?屁话!
圈钱>收购>再圈钱,这种神话般的结局,未来必然难以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