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ma金童叛逆反胜 赢千倍股价
(2012-02-11 10:29:42)
29岁任Puma行政总裁Jochen Zeitz,曾被《金融时报》(FT)讥笑为「幼稚园毕业生」。但18年总裁生涯,「我都在跟社会潮流作对。」10年赢得逾2,500倍股价、3度连封 FT「年度战略家」。最新计l划是把Puma对环境的破坏全部公开,其它企业都看不下去。
坐在《金钱与良心》的新书发布会横幅下,Zeitz食指向天说:「我代表的不是金钱,而是良心。」08金融海啸,对不少金融企业来说,是世纪大灾难。但在他看来,这是破而后立的机会。「当时我常被传媒质问,到底企业发生甚么问题?」
被母公司PPR视为集团「金童」的Zeitz言明志向:「我不可能在缺乏良心的企业工作。」
CEO神父 互换角色学经营
当时Zeitz遇上古伦神父,后者是德国最大本笃修道院的财务长,以可持续发展策略管理辖下20家NGO。两人共同反思,发觉现今企业运作过分追求金钱,完全与经济生产脱节。「牺牲环境、牺牲员工的企业根本无法生存,我们要想法子改善这样一个经济体系,防止不正常投机。」
谈经济、企业任务、管理方法,两人对谈录入书中,成为250页的企业CSR执行策略。二人交换角色,Zeitz在夏天成为修道院短期修士,祷告、健步走,在庄园里学会放慢步伐、体谅员工;古伦神父则列席Puma全球会议,学会有效率地设定来年目标。二人亲身实践,「打破两极化差异,其实金钱与良心有很多共同点。」
数年来投资数百万成立保育基金,Zeitz放弃建立家庭,「要把余生投入有意义的事上。」
逆市场思考 赢晋升机会
企业CSR并不是捐钱那么简单:「在日常生产及运作上进行,才是企业应有态度。」去年5月Puma公布「环境损益表」,把生产过程及供应商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全部列入帐目,由普华永道审计,全部在网页上公开。「对其它企业来说,简直是不可想象。我在对抗社会潮流!」
在座观众质疑:「若利润因而受损,你如何向股东交代?」但Puma母公司、全球第三大奢侈品集团PPR,甚至委任Zeitz为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准备至 2015年把其CSR理念推广至其它品牌,包括Gucci及YSL。「我过去18年一直逆市场思考,每次成功对抗潮流,是说服股东的最大力量。」
创潮流品牌 Ball场变跑道
93年出掌公司前,Puma已连续亏损8年,2年换3个领导,几乎被台湾公司收购。但一次董事会建议改革,他毅然坐上「三煞位」,立刻着手裁员、关闭多余生产线;并开创潮流休闲服品牌,与法拉利等品牌crossover;一反传统竞技推广,把记者会布置为高级ball场。业界讥笑、员工反弹抵制,但公司1 年内转亏为盈,10年内赢得逾2,500倍股价及敬意。
「如今消费者远比企业家聪明,互联网令信息快速流通,以往企业走法律漏洞获利的时代远去,未来企业不朝这方向发展,就会被醒觉的消费者惩罚。」他似乎已预见未来:「无论是企业家自我醒觉、视为潜在商机、还是怕被惩罚,我们的每一小步,都会汇聚为大洪流,推动企业良心发展。」
裁员止血 反创1万职位
·球赛泯恩仇:08年起推出Puma Vision,Zeitz以公平、诚实、积极及创新4大价值观管理公司。最经典一役:09年打电话予adidas总裁海纳,「提出在联合国国际和平日举行足球友谊赛,他很快就答应。」自1947年因兄弟反目分家而创办的两大顶尖品牌adidas和Puma,终于化解60年决裂,建立良性竞争关系。
·赞助黑马:相比运动用品界两大巨头Nike及adidas,Puma的运动员赞助一向投放在发展中国家的优秀队伍,更常有黑马跑出。如2002年赞助牙买加国家队,6年后北京奥运,飞人保特冲线后自发高举Puma金鞋,为品牌带来约28亿港元利益。
·裁350人创造1万职位:当年Puma濒临破产,Zeitz接手的挑战是,不得不把700名员工裁减至350人。「不管企业价值是甚么,维持经营都是首位,因为不裁员就会倒闭,只会造成更大影响。」但他强调要以公开、诚实的方式裁员,不能贬低员工的尊严,故他几乎与每一个员工单独对话。「如今公司产值提升20倍,创造1万个职位,是当日裁减350人的结果。」
·设定绿色目标:2015年成为可持续发展运动休闲品牌企业领军。多项措施包括:1.所有商店、供应商都把污染物减少25%;2.全额支付非洲碳排放费用;3.办公室无纸化;4.应用玉米淀粉购物袋,减少65%鞋盒用纸量等。
转载自香港经济日报。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