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记忆
作者:南岭余歌
【反“潮·流”的我】
看见一则低我们几年级的初中校友聚会的视频,引起我对50多年前的回忆--那时的我就有些“特立独行”的意思了。
刚上初一,正值文革“复课闹革命”时期,上课学习基本还算能进行下去。但没多久,学校里针对老师们的大字报就又“蓬勃兴旺”起来,甚至有的学生把大字报把老师办公室的门都糊死了……。那,是一股潮流。
对这种现象,我实在看不下眼去,就认准了这是一种恶行!我也起草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对号入座》,罗列了学校里出现的十几种现象,就包括对广大教师的污蔑攻击、破坏国家财产、扰乱复课闹革命运动等等等等,这篇文章得到我班(那时叫“排”)好多同学的支持,一位从小就练习书法的同学还把它抄成大字报,我们大家还一同把它贴在一楼大厅最显眼的地方。
后来听说,校长(一位老太太--据说是位老干部)带着人来默默地看了半天。
无疑,绝大多数老师嘴上不敢说,可一定是觉着喘气儿痛快些了。但其他班的有些同学却心里不舒服啦,认准我是反潮流的,反的还是革命小将造反的潮流。于是,有人在教学楼顶层一个不起眼儿的角落里给我也贴了一张不那么大的大字报。可惜,还没等我见着内容,便让同学给撕了。
【任性的个性】
后来(初二)
,教学情况稍有改善
数学物理语文甚至历史课都能凑合开课(别提质量)。份量最重的当然是“政治课”,讲政治课的当然是份量最重的“人物”--教师指导员--一位从头到到脚天天都红卫兵打扮的留校的女红卫兵。
可巧,这位红卫兵指导员还接了我们的班主任。
说实话,开始,我是十分尊重她的,像对其他老师一样。但后来,这位在连(年级)里说一不二的指导员,不仅霸道(不光我这么认为,大多数老师们也……),呲儿起人来声色俱厉。行事做派更"zuo"的让我脑仁儿疼,讲课内容都是口号,调门更高的扎耳朵。
因为我平时就爱提些意见建议什么的,所以,指导员班主任就把我这个“排长”当了时不时得敲打敲打的堂锣,算是也儆醒儆醒他人吧。
当年,有一位名叫门合的英雄模范人物针对学习讲过一句话:一天不学问题多,两天不学走下坡,三天不学没法活。
嘿嘿,偏偏我们班有个女同学私下嘀咕了一句:我好几天没学了,也活得好好的。
不知怎么着,这话就传到“指导员”(小报告儿那时也有,虽然少),于是,她就把正在学工劳动的我们全排(班)紧急调了回来,开批判会。可她还没批上几句那位同学,就把火力攻击目标转向了:有的人嘴上没说这话,可心里就是这么想的,这更可怕问题更严重!一边说着,一边狠狠盯着我,那叫个目不转睛啊!
莫须有莫须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无妄之灾,无妄之灾啊,这是。我心里火的,满脑子就这几个词儿啦。
终于,在上“指导员”的课时,我这个学生和她这位老师之间的冲突爆发了。
那堂课讲的内容是批判“苏修”,老师讲的,大略是认为赫鲁晓夫不是故意要搞修正主义。
我当时就举手要说话,老师虽然很不耐烦,但还是问我有什么不明白的?我没客气,直接表明了不同意见,认为赫等的修正主义政策、理论和实践都是明确的……老师的回答语带讥诮。我也不客气了,从斯大林后的马林科夫、莫洛托夫说起,直说到后来的赫鲁晓夫,滔滔不绝地一通白唬(我家有本白皮红字的《苏共简史》--大概是这书名,还有个“九评”是几评的文章,我自感无聊之时看了)。
指导员老师被气得面色煞白,话都说不出来了。还没等铃响就下课了。后来别的老师跑来告诉我,指导员回到办公室大发雷霆,没想到庞“连长”--一位老教师也极其委婉地转弯抹角地表达了比较倾向我的观点,这更让指导员委屈的大哭不已。这位老师还劝我去给指导员认个错道个歉。我,没听。
后来,指导员的名号悄不声地没了,班主任也又换了。从那儿起,我在学校的日子又好过了起来。
只是,只是,我这个一直是好学生的另一个侧面--“拧头形象”,便在某些人的心里“树立”起来了。
说真的,我,还有我们“指导员”的行为既是性格使然,也都有那个时期的烙印。
后来,渐渐平和的我,也开始反思自己的个性和任性有些过分自我了,也明白了老师当时的那份激情,也是时代的产物。于是也很想向这位老师--我唯一有不敬之行的老师道个歉,请她能原谅我。
真的,毕竟,她是我们的老师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