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呐,很难不受情绪控制。
我发现,当根据考古成果知道了历史真相时,再读史书就真的很难了。因为《史》书不是史实!
湖北云梦出土秦简,把太史公司马迁对那段历史的某些记述翻了个个儿。由一位小官吏记述的三万多枚竹简中并没有秦朝暴政苛法的任何证迹。相反,相对而言,“仁”“宽”倒是始皇秦法的标签。
《史记》载:陈胜吴广的造反是因为其带戍众遇雨误时,根据秦律“失期,法皆斩”的说法,并无史据。
还有秦始皇因个人好恶而毁山灭林的故事更跟史实截然相反(我还为些写过一篇小文)。
凡此种种,似乎更像是为了给陈、吴、刘、项造反一个“充分”理由、给秦始皇的“暴虐”使得“天下苦秦久矣”再加上一桩罪名,为大汉推翻秦政建立新朝的正当性提供根据而已!
至于对阿房宫的描述:“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及项羽火烧阿房宫的记述更属无稽(应是以讹传讹),因为考古发现的阿房宫工程只建到夯土地基便下马了……。
《史》书是人写的,是秉承当朝当政者的意志而写的,那赞美的歌诵的、污蔑的攻击的无不如彼。呜呼,伟大的司马迁虽限于历史条件,或只能以“网罗天下放矢旧闻”为线索,再“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报任安书》)”,或将其他史册“整齐其世传(《太史公自序》)”,但在主观上,怹也难以逃为“明圣盛德”服务之窠臼!
图片
秋 拍摄于津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