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儿为了查东西,还翻了翻《黄帝内经》,看不懂还乱翻(没点儿中医底子根本甭打算看懂)。
可我心想,反正这两天也没兴趣看别的书,搭着这段时间也光看中医光喝中药了。装腔作势地翻两页中医名典,也算对咱中华医学的致以敬意不是?何况,医学专业以外的某些道理,咱能从中知道点儿啥就知道点儿啥,不更好吗?
还别说,有些内容(不太深不太玄不太专业的知识)还真能看个八九不离六七。
比如,岐伯告诉黄帝说,这肝心肺肾,对应着四季,十二脏器对应着十二个月,十二个月又呐,又对应着十二脉(“歧伯对曰:四经应四十,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
我就查啦,冬季对应的是一经呢?这一查,不仅知道了冬季与肾的对应关系,还了解不少肾的奥秘!
《经》里讲得清楚,肾不仅是强壮的根本,而且对智力和技术能力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还有呢,肾的特点是静态,是阴阳“蛰伏”之所,是精气储藏之处,其状态表现于头发,其功能是充实骨髓,其属性为阴中的少阴,其对应的季节是冬天(“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
……
也就到这儿吧,再往下看,脑子不够用了。那五脏六腑春夏秋冬阴阳天地五行五味东西南北针灸关脉之间的关系太复杂太深奥太神奇啦,似我这等凡夫俗子根本不得其门缝可窥一丝之光也。
就这样吧,既然肾应于冬,那这大冬天的,就好好养肾吧,还有,冬日里以蛰藏为主(多个方面)--这总算一得吧?嘿嘿。
图片 静谧的初冬 拍摄于市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