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扯那个“侯”

(2022-11-23 10:35:53)
标签:

杂谈

         闲着没事儿,便没事儿找事儿了。
       “小雪”到了。
       于是,网上介绍这个节气时,又都少不了得拉上个“三侯”这个话题。而一拉三侯,就都说是来自“古时候”,至于古到什么时候,基本上就含而糊之了。
        我呢,还就爱刨根问底儿,先想知道这侯是啥意思?
       自己猜吧。侯的本意是箭靶子,《说文》表述是:(侯的异体字),春饷所射矦也。这节气上的“侯”应该是这个节气特点的意思吧?
        再想知道这“侯”字儿是打啥时提出来的、由谁提出来的,有无出处?还别说,有答案了。有人说是来自《月令七十二集解》。
         没错,这部《集解》是出自元人吴澄先生。可这部是编著作品,其应有所本啊。
        再溯其源,便说是来自西汉时《淮南子》、两汉时期的《礼记.月令》和据传是先秦时代的《逸周书》(实言之,我还是怀疑成书年代准确性的)了。而元代吴先生大体上是组合编辑了这些资料其中的有关内容。
        可问题来了,虽然这几部书里还真出现了和“三侯”描述差不多的一些节令“特点(或者叫征候)”,但“侯”这个字并未出现在书里啊(也可能是我没看全,如是,则在实属孤陋寡闻的同时,我也算白忙乎了)。比如,人们认为著述最早的《逸周书.时训解》里是这样表述的:“……小雪之日,虹藏不见。又五日,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又五日,闭塞成冬……”云云。五日一“侯”初似成型,但却并无“侯”字出现。而《淮南子.时则训》《礼记.月令》连“五日”的概念也没提到。
       那这个“侯”出自何方呢?我就纳闷儿了。是元时的大学问家吴澄(字幼清,晚字伯清)自创自设的么?我还在这个牛角尖儿中没出来。 
       巧了,偶然翻翻《黄帝内经》(大多数学者认为此书成于西汉时期),竟然查到了“五日一侯”的明确表述。
        歧伯在回答黄帝“咨询”时说:“五日谓之侯,三侯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五天一个侯,三个侯(十五天)一个节气,六个节气(三个月)是一个季度(春夏秋冬),四个季度不就整一年了吗。
        咳,不管对不对,反正这算个答案,我起码就能消停些啦(静等着老师们给标准答案)。
       得说明一点,“三侯”说,确有符合自然的道理,但也有些“侯”的内容近乎玄幻,比如啥化成啥--比如鹰化成鼠啦之类。
       而《逸周书》有些内容干脆就太有“时代特点”啦,比如“小雪”的第三侯,就有这样的说法: 这一侯中“……妇不专一”看看,这是啥意思啊。人家吴澄先生做的不错,怹把这类内容都删啦。
       歇啦,朋友劝说、大夫叮嘱别睡觉太晚,别看书写字时间太长······。 咱得听话。
       对啦,开始上班了,以后闲扯的事儿也就少了。

图片  金光大道  拍摄于绿道公园
闲扯那个“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散聊天·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