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
古往今来,那诗家词人,要是没写过月亮,那根本进不了作协!比如……得,甭举例了,谁都比我会的多。要是月亮没写好,那估计当理事就难了。于是,都抓着笔墨争那个独一无二的星球而去。
其实啊,甭争。当初天上有十二个月亮呢!够大伙用的,不信?咱看看《山海经》是怎么记载的吧:“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咱上古时代的天帝俊(夋)的夫人生了十二个月亮,还给月亮洗澡呢,要不月亮这么洁白如玉呢。
不说笑话了,也别光拿十二个月亮当神话。华夏古代的天文学研究特发达特棒!上古尧时就设有“天官”一职,主要负责的“观(天)象授(民)时”《尚书.尧典》就记有“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兴许那时候就有人把天上好多星星中的一部分都划分到“月亮”这一类了。外国那“八大行星”的发现都晚了八百春啦。
【嫦娥】
起小,就听到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对,还见到过老好看的画儿呢。那时觉着腾云驾雾飞入月宫,真是太美妙啦。
直到读了李商隐“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那句诗,有了另外的感悟--冰冷的“琼楼玉宇”当是“高处不胜寒。”
后来,读书稍稍多了一点儿,才知道嫦娥的故事,起码“诞生”在西汉(应该是更早,出土秦简就有“亘我”窃药的记载--没查到相关资料,不敢贸用),最早有文字表现成故事的是《淮南子》是这么说的“…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姮娥就是嫦娥,给人家改名字,是因为后来人得避讳汉文帝刘恒的大名)。
后来……后来嫦娥的故事就热闹了,有的不解恨,说嫦娥到了月宫就变成了癞蛤蟆,那位大天文学家张衡就说:“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
当然,也有人为嫦娥开脱,说后羿的一个恶徒要抢不死之药,嫦娥才毅然呑药,从而飞升广寒的。还有,道家把她列入仙班……。
其实,无论怎么说,嫦娥都是一个美丽的故事,尽管那好像是一种凄美。
【吴刚】
吴先生的记载不太多。据唐代的《酉阳杂俎·天咫》说他是“学仙有过,谪令伐树。”就是说吴刚在学习仙道的时候犯了错误,就被发配道月亮中去砍伐那棵“高五百丈”的桂树(当然还有后人就吴刚的这个“过”演绎出了新的故事)。关键的问题是,那“树创随合”--这树是吴刚砍一斧子,那创口立马就恢复如初。
唉,这吴刚多苦啊,这不是永生永世难脱苦海吗?
哎!直到毛zhuxi来了,才把他解救出来!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看看,人家吴刚不光砍树了,而且还利用桂花酿起酒来!好家伙,五百丈的桂花树啊,那原材料得多丰富?干个大造酒厂那不绰绰有余吗?无疑,那品牌都进了毛zhuxi
诗词了,那得多畅销啊。
从那时起,吴刚一定也唱上《东·方·红》了。
图片 中秋圆月 拍摄于小区
忘了手机拍月的程序。
但挺好的,还是别把美好的月亮拍成冰冷的月球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