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根式乘法教学设计

标签:
教学设计 |
分类: 教学 |
二次根式的乘法
学习目标
1.掌握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法则;(重点)
2.会进行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小颖家有一块长方形菜地,长m,宽 m,那么这个长方形菜地的面积是多少?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成立的条件
A.x≤2
C.-1≤x≤2
解析:根据题意得 解得-1≤x≤2.故选C.
方法总结:运用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 ·=(a≥0,b≥0),必须注意被开方数是非负数这一条件.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2题
探究点二:二次根式的乘法
【类型一】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
(1)×;
(2)9×(- );
(3)·2 ·(- );
(4)2a ·(- )· (a≥0,b≥0).
解析:第(1)小题直接按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第(2),(3),(4)小题把二次根式前的系数与系数相乘,被开方数与被开方数相乘.
解:(1)原式= = ;
(2)原式=-(9× ) =- =-27 ;
(3)原式=-(2× ) =- =- ;
(4)原式=-2a× =-16a3b.
方法总结:二次根式与二次根式相乘时,可类比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系数与系数相乘,被开方数与被开方数相乘.最后结果要化为最简二次根式,计算时要注意积的符号.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4题
【类型二】逆用性质3(即 =·,a≥0,b≥0)进行化简
(1); (2) ;
(3) (a≥0,b≥0).
解析:利用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把它们化为几个二次根式的积,(2)小题中先确定符号.
解:(1)=×=14×0.5=7;
(2) = =×= × = ;
(3) =··=15a3b.
方法总结:利用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进行计算或化简,其实质就是把被开方数中的完全平方数或偶次方进行开平方计算,要注意的是,如果被开方数是几个负数的积,先要把符号进行转化,如(2)小题.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8题
【类型三】二次根式的乘法的应用
解析:根据“矩形的面积=长×宽”“圆的面积=π×半径的平方”进行计算.
解:设圆的半径为rcm.
因为矩形木板的面积为 × =168π(cm)2,
所以πr2=168π,r=2(r=-2舍去).
答:这个圆的半径为2cm.
方法总结: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列出相应的式子进行计算,体现了转化思想.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后巩固提升”第9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了二次根式的乘法和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两者是可逆的,它们成立的条件都是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在教学中通过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探究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鼓励学生运用法则进行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