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历史得以确立,历史词义的发展就有了广阔的空间。“历”字以足行经过禾间表示有序有度的时间经过,“史”字以手持猎具表示事情,以人的肢体之形传达出人对于时间的感知和对于事情的感知,这就在时间和事情之上,为历史注入了人的因素。
进而,在“历史”的汉字结构中,对于时间的感知,是通过对于空间距离来体验和传达的,由此而蕴藏了时间和空间在历史中可以相互转换的关系;对于事情的觉悟,是通过最贴近生存的活动来体验和传达的,由此而蕴藏了对于事情的人为参与和选择。
可以说,汉字“历史”所直接表达的时间、事情、空间和人的意义,已经大体上涵盖了历史学的基本要素,为史学理论和史学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语言文字基础。
考证是沉重的作业。作业沉重。则行文拥塞,行文拥塞,则思绪阻断,思想之流难以流畅展开,以考证安定思想,只是欲使思想之腾飞有实在的基础。今日牵强撮合,简考适论,乃是深感中世以来思想与历史的分离阻隔,历史实在得不能思想,思想空虚得不切实际,有意反扑归真,破分断而取综合,尝试通变跨越,为飘然仙至的思想,寻求一不迷不玄的基点。也许是高远背时的事情,只是心向往之而已。
考证至此,开源截流先生总算是自感一块石头落地,久来飘浮不定的“历史”,似乎脚下立定,有了站立的根基,因为对于历史学来说,历史是其认识和研究的对象也。不过,世界上的事,就怕打破沙锅问到底。有了站立的根基,并不等于已经站立起来。如果有人继续问下去,既然历史表示在时间上过去了的往事,那么,所有的往事皆是历史学认识的对象了,显赫如王朝兴亡,帝王将相,卑下如走街串巷,张三李四,巨大如银河星球,太阳月亮,微小如细胞基因,分子原子?如此一概而论下去,岂非天底下所有知识学问,皆当归属于我史家门下,执儿子孙子礼了?
仔细思量下来,事情怕是并非如此简单,常常在是与不是之间。无奈此事又是牵扯深沉,公式原子,坐标时空,怕是议论起来面孔越来越板,笔头越来越硬,更怕堕入科学与哲学之论辨的无底沉渊而不能自拔,坏了我史国臣民之直肠浅胃,于是赶紧将话题打住,将第二历史之话题以“原子无历史”之广告推出,留下想像之空间和细说之余地,与好学诸君共勉共励。
收场还是那句话,有不有点道理,像不像个说法,大家想一想,我再接着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