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绘画是修行,收藏皆因缘

唐卡——绘画是修行,收藏皆因缘
2021年2月1日
唐卡(Thang-ga)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用明亮的色彩描绘出神圣的佛的世界。颜料传统上是全部采用金、银、珍珠、玛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贵的矿物宝石和藏红花、大黄、蓝靛等植物为颜料,以示其神圣。
唐卡的绘制要求严苛、程序极为复杂,必须按照经书中的仪轨及上师的要求进行,包括绘前仪式、制作画布、构图起稿、着色染色、勾线定型、铺金描银、开眼、缝裱开光等一整套工艺程序。制作一幅唐卡用时较长,短则半年完成,长则需要十余年。
唐卡绘画艺术是西藏文化的奇葩,千余年来影响深远,也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今,唐卡因为其艺术价值和投资价值受到全世界藏家的关注。在藏族人眼中,唐卡是可以移动携带的神像,它们或绘于麻、棉、帛、丝上,或以缂丝的繁复工艺制成。大量古唐卡被完好保存至今,而新唐卡仍在源源不绝地出现。
他们作画的过程更形同严格的宗教仪式,如需诵经3天,沐浴、焚香,他们把对神的敬畏、热爱画进了自己的作品,即便是永远无人看到的唐卡,深藏寺庙一隅,也画得毕恭毕敬,一丝不苟。因此在藏区的画史上留下的作品大多数都是惊人的工细,度量准确严格。画师把作品当作修行,画佛的时刻,佛的神力即在笔下相助,加持,画师们将自己的灵魂注入画幅当中,这便是藏族佛教绘画所以精良感人的全部秘密。

后一篇:华锐唐卡绘制者的条件、禁忌和仪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