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卡艺术——圆满之美与生命意识的彰显

(2021-01-31 22:12:07)
标签:

文化

              唐卡艺术——圆满之美与生命意识的彰显
 唐卡艺术——圆满之美与生命意识的彰显
                                                                   华锐唐卡传承基地绘制
                                               
藏族唐卡艺术以“圆满”为美,这折射出藏族人民对人性完美的追求。圆形具有和谐、自然、完满等许多因素,圆代表了一种最高的境界,是最理想、最完美的美学标准。圆这种形式的最大特点是圆满、周遍、无缺,在佛家看来,“圆满”即“完美”。佛教美学推崇圆的形象,圆应无方的思维活动、圆满的修行结果,就是力求一种完美。龙树的《大智度论》中关于三十二种美好之相中,形圆是整体特点。中国佛教经典描写佛像的“八十种随形好”中,以“圆满”形容佛祖之美的达十多处,如“手相妙好,周圆平等”、“面门圆满”、“额广圆满”、“手足圆满”、“膝轮圆满”、身有圆光等。藏传佛教艺术同样也非常强调调和、折中,力求一种和谐、完美的效果。在唐卡艺术形象造型及其强调圆,追求一种“圆满”境界。佛像的背光、圆瓶的塑造,生死轮回图、坛城图、佛像丰圆的面相、丰腴的手臂、圆满的手掌心、圆满的胸部及臀部、佛像背上画上圆项光,这些“都体现出追求身形圆满的趣味。她们有丰满的脸颊,丰腴的手臂,圆满的臀部,甚至连乳房也夸张地雕刻成过分标准的圆球形状,整个造型都给人一种圆的感觉。” 例如《六道轮回图》唐卡画是由死神阎魔法王四肢怀抱巨大的圆轮,整个圆轮是一个由里向外共三层的同心圆组成。观音唐卡造型常有四臂、八臂、十二面、千手千眼观音等,她们的造型大都是呈现出圆满的追求。许多绘画造型的面、额、手、足、膝、脐、身都被描述成圆形。透过浓厚的宗教外衣,表达着浓烈的生命气息。优美恬静的善面相导引人们对美好的生命的向往,而恶或愤怒相则使人们在敬畏和恐怖中更追求一种人性的完满,而唐卡画对圆满的美的追求更彰显出藏族人民对人性完美的执著追求,是理想人生境界与人生实践完满统一的现实呈现。
唐卡艺术——圆满之美与生命意识的彰显
                                                           华锐唐卡传承人更登嘉木措
                                                                                                                                                                     苏联美学家雅科夫列夫曾说:“艺术和宗教都诉诸人的精神生活,并且以各自的方式去解释人类生存的意义和目的。” 而作为藏族人民佛教艺术的一种唐卡,正是把艺术与佛教相糅合,用以解释人类生存的意义、表达人民生存渴望和生命意识的一种精神生活的表达方式。它能进一步引入“由美入真”,探入生命节奏的核心,表达人类不可言、不可状之心灵姿式与生命的律动;表达一种生命的高潮、一代精神的最深节奏。著名的美学理论家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西藏唐卡作为一种佛教艺术品,渗透着藏族人民对生命意识的感性体验和表达了对人性完美的精神追求。唐卡画中的形象,不管是艳美的还是怖畏的都给人以心理和感情的调节,以此来抚慰绝望的心理、宣泄难以控制的愤怒与激情,弥补某种精神上的欠缺和表达某种良好愿望等作用。


美起源于原始生命意识,美在于生命,唐卡艺术特有的审美感染力就在于生命能量与宗教情绪的释放。自古生活在雪域高原上的藏族人民,物质的匮乏、缺失唤起了他们强烈的生命意识。他们的“逐水草而居”的经济生活方式需要一种流动性的膜拜对象,而唐卡这种被称之为“流动的壁画”成为最好的载体,从唐卡中人们可以追求生存、生命的强烈保护。通过一些善相和忿怒相的直观造型是教诲信徒坚定信念,避免众生误入歧途,不被世俗的欲望、烦恼所干扰,让信徒即感到佛的伟岸可亲,又感受到各种欲望的危害。佛的“三身法”(法身、化身、报身)使藏传佛教艺术既是佛理抽象观念的形象表达,使艰涩、深奥的义理变化为直观的艺术形象,又给画师们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使他们创作的艺术形象透过自己迷雾折射出人性的光彩。在唐卡画的膜拜中,对佛的虔诚转化为一股强大的力量,成为战胜一切的激情、勇气,从而在内心升腾起一种愉悦感。在唐卡艺术中,人们在敬畏中把对恶的恐惧转向对善与美的追求。那些唐卡中恐怖形象使众生在“恶”的恐怖中不敢误入歧途,从这里折射出信仰者对爱与善的向往和对烦恼、欲望之类的憎恶,达到一种精神的升华,获得精神上的自由与愉悦。佛的智慧、神通、不可战胜的力量都是广大藏族人民的理想追求与人格的写照。
唐卡艺术——圆满之美与生命意识的彰显
                                                 华锐唐卡传承人    更登嘉木措
                                                                                                                                                                     在绘画唐卡是需严格遵循的“三经一疏”,而这种恪守正好体现着藏族人民对生活、生命的感悟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希冀与愿望,对生命意识的体验和美好愿望的追求。在宗者拉杰与多杰仁青的《藏画艺术概论》中描述到“佛像量度增与减,功德危害我再谈:纵横长度皆具量,保佑地方的安然。头首适宜如宝盖,五谷丰登财宝添。额头、眉毛形善美,将能经常赐吉祥。口唇塑成鹦鹉唇,众生安乐且得胜。身像脖颈如海螺,经常获得诸成就。身像犹如狮子状,庄稼丰收得富强。手如大象前肢般,凡所希求均如愿。佛手善美粮丰足,经常遇上好年景。大腿宜应尽美好,腿肚形美人户增。身像足部若美善,戒律智慧皆成就。” 从这里可以看出,藏族人们通过绘画唐卡来表达一种心理,一种对生活的祈愿。唐卡艺术——圆满之美与生命意识的彰显
                                                              华锐唐卡传承基地的传承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