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大树由小小种子开始,渐渐长大,行星也由很小的尘埃颗粒开始长成。尘埃颗粒先黏在一起成为一坨稀稀松松的尘埃,然后越变越大,变成碗一样大的石头、变成床一样大的石块。体积更大的物体能感受到彼此的重力,彼此一起胡乱地互塞,最后形成了行星。
尘埃颗粒是未来行星的「种子」,现在,天文学家当中,有人第一次测量出来,尘埃颗粒到底有多大。这些颗粒按轨道运行在新生恒星周围,它们距离恒星有500光年远。这么远的距离要直接测量尘埃颗粒当然很难,所以,天文学家使用ALMA,并且透过叫做「偏振」的这种光线小把戏,得到了测量结果。
本来,看得见的光(毫米及次毫米波也是光的一种)有波朝各种方向振动。但要是光被尘埃折射或反射到,那就是被「偏振」了,会让光波在某一个特定的方向上振动得特别厉害。
偏振有多强以及它是朝哪个方向振,可以让我们好好的去认识尘埃粒子的性质特色。用ALMA观测前,我们已经知道新生恒星周围的尘埃颗粒非常微小:宽度连一公分的七分之一都不到,如果没有用显微镜或(拿在手上的那种)望远镜看,应该看不到。
现在呢?结果很意外~~大部分天文学家本来都以为,尘埃颗粒应该是更大,差不多有一公分宽。
但是本来的估计所假设的尘埃,是正圆形的,像很小的球。现在ALMA天文学家满确定的是:尘埃颗粒应该是蓬松蓬松的,形状也是不规则的。
发现了什么?
这是一个新生恒星,距离我们有500光年,叫做「HD142527星」,位于豺狼座。它才刚刚诞生约5百万年,周围仍有一圈气体尘埃盘。未来,盘里面的尘埃颗粒会继续一起成长,直到形成行星。HD142527星的重量是太阳的两倍。
谁发现的?
使用ALMA望远镜来观测HD142527星的计画,由日本的天文学家Akimasa Kataoka担任主持。Akimasa 现在在德国海德堡大学工作。他的计画团队成员有日本人和德国人。这个研究成果发表在天文学专门杂志《天文物理期刊》上。
原文新闻连结:http://www.almaobservatory.org/en/press-room/press-releases/1081-alma-measures-size-of-planets-seeds
本文转载自ALMA
Kids中文版
原文http://tamweb.tam.gov.tw/v3/tw/content.asp?mtype=c2&idx=1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