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学家推行星新定义,冥王星等110个太阳系天体或可被列为行星

(2017-03-15 20:49:44)
标签:

杂谈

​​

  科学家从天体的物理本质来定义「何为行星」,如果这项建议获得通过,那么不仅冥王星将翻盘,还有谷神星等其他矮行星、甚至凯伦(Charon,冥卫一)和我们月球在内的约110个太阳系天体将会被列入行星家族,或者说,几乎所有太阳系中比恒星小的「圆形」天体都会被列为行星。

冥王星自1930年发现后,便不断处在是否可列为行星的争议中。最终,在2006年8月召开的国际天文联合会(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IAU)会员大会中,经天文学家举手表决后,将它从「行星」改列为「矮行星」,随同并列的有1号小行星谷神星和彼时发现不久的阋神星。尽管被踢出行星家族,但继续为其请命者不在少数,而且行星与矮行星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分界,行星的唯一明确定义居然只是绕太阳公转,令人无所适从,所以相关争议并没有停下。更遑论同样的状况应用到太阳系以外之处,对那些不绕恒星公转、自由漂流在银河系空间的类似天体该如何定义,也是个大问题。

10年后的今日,新视野号(New Horizon)任务科学家KD Runyon等人指出他们提出的行星新定义,可以同时满足科学归类和大众直觉,一次解决持续近百年的行星争议。相关论文请见http://www.hou.usra.edu/meetings/lpsc2017/pdf/1448.pdf。

他们的行星地球物理(geophysical)定义为:亚恒星(sub-stellar)质量天体,没有核融合反应,但自身重力足以让它形成接近球形外观,能以无关乎其公转轨道参数的三轴椭球体予以描述之。或者,简而言之,就是「只要比恒星小的圆形天体」就是了。这项定义著重在行星本身的物理本质,而不是它与其他天体交互作用的物理性关连。因此,在此定义下,有约110个太阳系天体都符合这样的定义,包含了冥王星等矮行星,也包含了许多绕行星公转的卫星。如右上图。

根据他们的提案,这样的新定义因为比较直观,而且是强调行星天体本身的物理特性,故而较受科学家、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所喜爱。此外,这样的定义其实也已经在使用中。

您觉得这样的定义您比较能接受吗?

资料来源:http://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article-4247388/Pluto-planet-new-definition.html,2017年2月22日,KLC

原文:http://tamweb.tam.gov.tw/v3/tw/content.asp?mtype=c2&idx=1635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