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天气谨防荨麻疹

“六月的天,娃娃脸说变就变”,频繁的降雨为本已闷热的夏季又增添了不少“潮气”,此时人体皮肤的毛孔汗腺张开,病菌很容易侵入引发皮肤疾病,荨麻疹则是最常见的一种。
荨麻疹系多种不同原因所致的一种皮肤粘膜血管反应性疾病,表现为时隐时现的、边缘清楚的、红色或白色的瘙痒性风团,中医称“瘾疹”,俗称“风疹块”。根据病程一般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前者经数天或数周可治愈,后者则反复发作持续数月。
急性荨麻疹发病往往来得突然,可在一瞬间内皮肤异常刺痒,随着痒感和搔痒迅速发生大小不等,外形不一的红色、苍白色风疹块;可能是环状,也可能是融合成大片,约10分钟到几小时内很快消退,不留任何痕迹。发病的部位不固定,身体多处部位均可发生。多数患者除了感到皮肤奇痒外,没有不适感;少数患者内脏受累,会有发热、头疼、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等休克现象,需要及时到医院诊治。
慢性荨麻疹风团反复发生,遇湿热天气易复发,时多时少,常经年累月不愈,可达2个月以上。病情时轻时重,如晨起或临睡前加重,有的无一定规律,全身症状一般较轻,大多数患者找不到病因。
在湿热环境中防止荨麻疹的发生,在日常生活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饮食
宜食清淡、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尽量避免吃含有人工添加物的食品。多吃新鮮蔬果,补充维生素C,油煎、油炸或是辛辣类的食物较易引发体內的热性反应的食物少吃。
2、忌搔抓
皮肤痒用手抓不但不能止痒,还可能越抓越痒,因为对局部抓痒时,反而让其温度提高,使血液释放出更多的组织胺(过敏原)而更恶化。病人应尽量避免搔抓,以免引起皮损增加,瘙痒加剧。
3、多休息
宜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床单被褥要清洁,室内保持安静,提升睡眠质量,避免冷刺激,尤其是湿冷刺激。避免皮肤温度较快速变化,注意保暖。
4、积极治疗原有疾病
荨麻疹既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一种皮肤表现。可导致荨麻疹的疾病较多,例如感染性疾病:寄生虫感染像肠蛔虫、蛲虫等;细菌性感染像龋齿、齿槽脓肿、扁桃体炎、中耳炎、鼻窦炎等;病毒性感染像乙型肝炎;真菌感染像手足癣等。另外,糖尿病、甲亢、月经紊乱,甚至体内潜在的肿瘤等,都可能引起荨麻疹。
5、保持健康心态,提高身体抵抗力。慢性荨麻疹的发作和加重,与人的情绪或心理应激有一定的关系。
(摘自《中国保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