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人们常感到困倦、乏力,昏昏欲睡。道理何在呢?原因是:冬天为了防止散失大量的热能,整个皮肤的血管处于收敛状态。而到春天,由于天气变暖,皮肤血管和毛孔渐渐扩张,皮肤的血流量大大增加,供应皮肤的血液增加,相对来说,供应给脑的血液就会减少;此外,春季人们的睡眠时间相对减少,所以人们就会感到困倦,总觉得睡不够。但如能在饮食上加以调理,同样也能解除“春困”,使你精力充沛。
一、注意三餐的时间安排及热量分配三餐时间有规律。
缺乏能量也会让人犯困。每天早餐、午餐的时间应保证在一个时间点上,且要保证营养丰富。养成每天早餐摄取大部分热量食物的习惯,以便供给人体充足的热量。理想的饮食安排是:早餐的摄入热量最多,中餐次之,晚餐最少。在主食方面,最好选择绿豆饭或全麦面包。此外,土豆中淀粉含量较高,午饭最好别吃,晚上吃则有助于睡眠。在就餐的顺序上,最好先吃肉,后吃蔬菜,最后吃主食。午餐不要吃得太饱,下午茶时间再吃几块全麦饼干或巧克力补充能量。
二、饮食要清淡
油腻的菜肴可使人饭后产生疲惫现象,表现为体温、血糖降低,情绪低落,工作效率下降,所以
春季宜清淡适口。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时令蔬菜,青菜、胡罗卜、马兰头、芹菜、小白菜、荸荠等食物是最佳的选择。保证膳食结构平衡,这对人体维持正常功能,保持旺盛精力有积极的作用。
三、摄取足够的蛋白质多食用蛋白质有利于提高人的精力。正常成人每天蛋白质的推荐摄入量为:1.2
克/千克体重。瘦肉、鸡、鱼和低脂奶制品中蛋白质含量较高,鱼肉不会增加脂肪的堆积,还有健脑作用;牛肉、鸡肉等瘦肉富含蛋白质,它们的能量高、脂肪少,经常食用能使人有效保持旺盛的精力。
四、多吃水果
水果中含有丰富的钾,它是帮助维持细胞水分的主要矿物质之一。钾的缺乏会使人感到软弱无力,也会影响注意力的集中,葡萄干、桔子、苹果中都富含这种矿物质。值得注意的是,“春困”也含有一些病理因素,一些“春困”是疾病的表现。比如精神病发作前所出现的抑郁症状;肝炎前期的低热嗜睡现象;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因体虚引起的困乏。高血压患者在春天嗜睡,哈欠频频,很可能是中风的先兆。因此,疾病引起的“春困”,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摘自《中国保险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