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罗磊:行业政策亟待完善

《中国二手车50人》是搜狐汽车、搜狐二手车频道专为二手车领军人物倾力打造的一档高端访谈栏目。
过去的2012年,在中国二手车行业各个细分领域都出现了积极的变化,面向未来,中国二手车的春天已在向我们每个人招手。我们希望通过报道行业内50位在二手车领域有突出贡献、有重要影响的人物,让大家对二手车行业的现状有一个更加全面、清晰的认识,通过深度分析和探讨,明确未来二手车行业的发展方向,对二手车市场的繁荣产生进步意义。
地方限迁政策——中国二手车市场发展的“阻力军”
搜狐汽车:大家好,今天来到我们搜狐车访间的,是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先生。罗秘书长您好,能谈谈去年二手车市场的具体情况吗?
http://photocdn.sohu.com/20130226/Img367144290.jpg |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 罗磊 |
罗磊:去年的二手车市场发展总的来讲不是特别尽如人意,按理说2012年二手车市场应该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的前沿,但实际上却有所差距。根据我对二手车市场研究的情况来看,去年年初我预测2012年二手车市场增速会超过15%,二手车交易量将超过五百万辆,但年末统计后发现并没有达到我的预期,一个是二手车总交易量只有479万辆,与设想的目标还有20万辆的差距;市场增长率预计是15%,结果只达到了10%,和预测还有5%的差距。是不是市场不好?我认为不是。应该说市场一直按照它的发展客观规律在往前走,我们也看到很多企业在去年成长的非常迅速,一些新兴的模式也在不断推出。那么,是哪些原因造成了二手车市场增长的放缓?我认为,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全国大部分城市的地方限迁政策的出台,阻碍了整个二手车市场的进步。
搜狐汽车:您怎么看待这个限迁政策?
罗磊:我不愿意看到限迁,对于各地政府所执行的限制机动车迁入政策我个人表示强烈反对。关于限迁的地方性法规应该说是我们国家的一个特殊国情,国际上很难见到这样的政策。地方政府可能出于地方保护也可能由于中央政府对它的考核体制等等原因,虽然这其中肯定是事出有因,但是无论如何不能拿汽车的迁入来开刀。说到这里也要提一下,我们的很多专家也说,中国的环境污染很严重,但是把环境污染归结于机动车增加过快,我认为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很多人说机动车增加了PM2.5的污染,这个观念也是错误的。PM2.5的增加只能说与柴油车有关,跟汽油车关系不是很大,我希望大家能更正这种观念。同样的,地方政府要发展经济要保护环境是正确的,但不能牺牲汽车产业的发展,更不能牺牲消费者的权利。
限迁政策对汽车行业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它损害的是二手车市场的健康发展。我们看到如今中国的二手车市场己经基本步入一个良性的快速发展轨道,限迁政策毫无疑问会使二手车市场受到阻碍。我们简单的来分析一下为什么限迁政策会阻碍二手车市场发展?限迁就是限制一定排放以下的汽车迁入,很多城市都要求国IV以上排放才能迁入。让我们看看国IV是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北京实施国IV排放标准是2008年,而直到2010年国IV排放标准才开始在全国实施。换句话说,在全国能够无阻力流通的都要是2010年以后的二手车。那么这些车占多少比例?又有多少人三年不到就卖车的呢?这个比例我们做过统计: 整个2012年,三年以内准新车流通率占总交易量的20%。这说明什么?说明有80%的车是不能跨区域流通的,由此可见,限迁政策对于二手车的跨区域流通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像北京、上海、广州这些限购的城市,它需要大量的二手车转出,有了指标才能换新车,而限迁政策使得这些城市的二手车流通受到阻碍,造成二手想卖卖不出去,即使能卖出去也是萝卜白菜价,车的本身价值很高,但是由于限迁使它的终端市场销售价格大幅缩水,由此也带来第二个危害——限迁政策使得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犯。
第三,应该说限迁政策将带来更严重的后果,它将使得我们整个汽车产业的健康成长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可以想象一下,一个成熟的汽车市场是靠二手车市场来支撑的,消费者对新车的需求大部分是通过置换来实现。举个例子,按照北京市的规定,北京每年汽车的保有新增量是24万辆,但是去年一年的新车销售量为60万辆,那么这60万辆车从哪儿来?本来卖24万,而实际上卖了60万,这其中多出的36万就是靠置换得来的。如果限制了跨区域流通,将会极大的影响到北京等限购城市的置换量,很多有置换需求的消费者可能因此选择继续使用旧车,直至报废。这种良性循环建立不起来,损害的是整个汽车产业。在如今,这种危害也许还不太明显,但一两年以后就会充分显现出来。
搜狐汽车:要改善这个现状我们要从哪些方面着手?
罗磊:首先作为业内人士我们需要呼吁,作为媒体要站在媒体的角度对这个事情进行广泛分析,站在媒体角度对这个事情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跟踪,为我们的地方政府的决策提供一些调查依据。至于说怎么改善?我想除了让地方政府终止执行这项政策外,没有别的好办法。中美二手车市场的三个差异
搜狐汽车:之前有一篇关于美国二手车发展的文章在网上得到热议,您认为美国二手车的发展模式和政策制度能否在中国得到复制?
罗磊:任何一个国家的行业发展模式如果想完全照搬复制难度很大。以美国来说,美国是一个成熟的汽车市场,它的汽车保有量在2.5亿辆左右,基本不会再增长,它的新车销售主要是靠置换来实现。美国的二手车市场是非常发达的,二手车的销售量是新车的三倍。美国的市场跟中国市场的差异在于一个是成熟市场一个是发展中市场,而美国人的消费习惯和中国人的消费习惯也不一样。
先看市场的差异,中国的汽车市场80%的新车需求是新购需求。也就是说在购车的人中,有80%的人是第一次购车。然而美国的需求80%都是换购需求,也可以说有80%的人包括第一次购车的人会选择买二手车,而中国80%的人选择买新车,这就是差异。二手车在美国不是一个边缘行业,而是汽车流通板块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美国的汽车经销商几乎无一例外都开展二手车业务,二手车的销售收入占到主营业务收入的35%,而我们国家新车经销商二手车业务占到主营业务加起来1%都不到,在这种情况下,把美国的东西照搬过来是不可行的。美国的市场对于我们有借鉴意义,美国一些政策法规对我们也有借鉴意义,我们要选择吸收。
同时我们的流通形态也有差异。在美国有没有二手车交易市场?答案是肯定没有!在美国它就是独立的二手车商以及授权经销商,当然还有拍卖公司,对B2B的资源起到调配作用。在中国二手车交易市场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反而专业的二手车商以及新车经销商的二手车部扮演的角色还不是很重,这些都是需要培育和市场的成熟。
再看我们的市场保有构成。在美国每年新车销量是均衡的,汽车保有成分里面各年度的车份额是基本均等的;再看中国的汽车保有,简单算一下,在中国汽车保有中60%以上是三年以内刚买的新车,三年以上的车仅占到30%—40%,由此可见,中国大部分的车还没有到集中进入二手车市场流通的高峰期。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想可能再过两三年的时间,会有更多车流入到二手车市场,那时候我们的保有量还将会增大。
专业二手车商引领未来新发展
搜狐汽车:现今二手车市场的主要营销模式有哪些,未来有怎样的发展方向?
罗磊:目前我们中国的主流模式是二手车交易市场加经纪公司,这种模式只有中国特有,在国外是看不到的。我们也看到我们国内一些新的力量正在成长,这个力量分成两个层次:一个是来自于专业的二手车商,一个是新车经销商。其中专业二手车商也分两个层次:一个是新进入,例如车王超市,靠风险资本支撑的新的独立的二手车经销商;另一个是二手车连锁机构,如杭州百优卡,去年总共开开了11家左右的分店。像这样专业的二手车商如今正在逐渐的成长,对于我们市场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同时我们也看到,从去年开始大部分新车经销商都有做二手车的冲动,甚至有一些大型的经销商集团己经开始尝试,像广汇集团推出的广汇认证二手车,浙江元通集团推出的二手车名车馆等等。过去专业从事二手车经营的群体大家俗称经纪公司,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成长和积累后开始做品牌,有一些从市场当中脱离出来,比如深圳的澳康达。澳康达过去是二手车商,后来办了二手车交易市场,现在应该说三位一体,既有二手车交易市场功能,又是二手车独立经销商,还有经纪公司执照,当然现在他们主打的是独立的二手车品牌商的概念,应该说在国内影响力很大。在我们国内像澳康达这样独立的二手车商倡导了一种理念,这种理念跟过去的传统不一样,第一是打造诚信,第二是打造服务。 二手车政策还需要得到完善
搜狐汽车:国家在二手车政策方面还有哪些不足之处,今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在这方面会有哪有举措?
罗磊:中国二手车市场快速发展也就是这一、二十年的时间,跟中国汽车市场是一样的,应该说随着二手车流通各项政策法规还有很多有待于完善的地方。比如大家说的行业准入问题目前还没有解决,整个行业准入条件基本是缺失的,任何一个人只要申请就可以从事二手车流通,可以申请成立二手车销售公司,可以申请二手车交易市场,但是门槛过低会使这个行业本身的规范管理产生一定的难度。所以,第一,我们需要建立二手车准入的条件或者说建立二手车流通企业的准入机制。
第二,二手车增值税税收不平等问题,这个话题去年炒的比较热。我们协会专门成立了研究小组对二手车税收问题进行研究,也向相关的政府决策部门提交了相关的建议,税收不公的问题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此外还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二手车的临时产权登记。按照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做法,二手车进入流通后是作为商品在流通,这时候它是没有户口和牌照的,仅仅是一件商品,当这个商品进入最终的使用阶段再对它进行正式落户。这中间有一个无牌照的空档期,这个空档期我们给它的拥有者一个权属,这个权属就称之为临时产权。临时产权问题如果解决了对整个二手车行业意义非常深远,当然这需要我们协会,需要政府部门以及各方力量来共同努力。
私家车取消报废年限也有条件
搜狐汽车:对于私家车取消报废年限的规定您有什么看法?
罗磊:私家车取消报废年限的规定我觉得对于整个消费者来说是一件好事情。过去强制报废的时间为15年,但是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15年车龄的车还是有使用价值的。有的车15年才开了20多万公里,以现在的汽车制造技术,20多万公里并不算多。但是我们也需要注意,并不是说取消了报废年限就可以一直使用,我们还必须在满足一些条件下继续使用,例如环保因素、安全性能因素以及公里数限定。
汽车流通协会2013年目标
搜狐汽车: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今年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罗磊:2013年二手车流通将作为我们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一项重点工作,协会今年推的主要目标有两项,第一项是进一步完善二手车的政策法规。经过我们协会和企业的沟通,发现市场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向政府建言献策以改善我们的流通政策,进而改善我们的二手车市场流通环境。第二项大家都知道的去年我们说的也比较多,《二手车评估鉴定规范》已经进入了发布阶段,可能会在今年发布出来。我们协会二手车市场建设工作基本围绕《二手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的贯标工作来展开,其中有培训的工作、教材编写的工作等等,重点我们还将推进二手车的认证工作,目的都是使我们整个行业向透明行业和诚信行业转变。
关于罗磊
罗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客座教授。曾从事军队装备汽车管理、汽车销售企业管理、汽车流通行业研究等工作,先后执笔完成了《中国二手车流通体系研究》、《中国二手车交易规范研究》、《二手车鉴定评估体系研究》等政府课题,参与过《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二手车交易规范》等行业政策的调研、讨论与制定工作。撰写的许多涉及汽车流通行业、汽车市场深度分析专文多次被国内汽车主流媒体采用,作为嘉宾应邀多次做客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旅游卫视、北京电视台、北京交通台等权威媒体的直播节目。
在中国二手车行业里,罗磊一直是所有业内人士追随的焦点人物。他从2003年初开始接手商务部二手车市场研究课题,对中国的二手车市场进行了长达半年左右的研究分析,与此同时还对欧洲部分国家的二手车市场进行考察,对国内以及国际的二手车市场发展及走向都有深刻的理解。在这十余年的时间里,对二手车市场的发展研究成为他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说,他是全中国最了解二手车行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