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机动车与交通事故-法条索引(3)-法律法规、司法解释
标签:
转载 |
《机动车与交通事故疑难案件裁判要点与依据》
![[转载]机动车与交通事故-法条索引(3)-法律法规、司法解释 [转载]机动车与交通事故-法条索引(3)-法律法规、司法解释](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当当: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3229829
京东:http://book.jd.com/11222757.html
淘宝-北京-法律图书音像店:http://detail.tmall.com/item.htm?spm=a1z10.3.w17-795450653.10.boR7UD&id=24182320125&
淘宝-北京-法律图书2008: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10.1.w11-4456791760.21.zy0R1X&id=17980126332
附录2:交通事故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
(本书主要引用法条来源)
第一部分:法律或立法机关其他规范性文件
2013年:
《民事诉讼法》(2013年1月1日修正实施)
《刑事诉讼法》(2013年1月1日修改实施)
《治安管理处罚法》(2013年1月1日修正实施)
2011年:
《社会保险法》(2011年7月1日)
《道路交通安全法》(2004年5月1日实施,2011年4月22日修正)
《刑法》(2011年5月1日修正实施)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2011年4月1日)
2010年:
《侵权责任法》(2010年7月1日)
2009年:
《保险法》(2009年10月1日)
2007年:
《物权法》(2007年10月1日)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负责人《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案(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2007年12月23日)
2006年:
《产品质量法》(2006年11月1日)
2004年:
《公路法》(2004年8月28日)
2001年:
《婚姻法》(2001年4月28日)
1999年:
《合同法》(1999年10月1日)
1994年: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994年1月1日)
1987年:
《民法通则》(1987年1月1日)
1985年:
《继承法》(1985年10月1日)
第二部分:国务院行政法规或其他规范性文件
2013年:
国务院《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2013年3月1日修改施行)
国务院《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2013年1月1日)
2012年:
国务院《道路运输条例》(2012年11月9日修订)
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2012年7月22日 国发〔2012〕30号)
国务院《车船税法实施条例》(2012年1月1日)
2011年:
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2011年11月26日 国发〔2011〕40号)
国务院《公路安全保护条例》(2011年7月1日)
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2011年1月1日)
2010年:
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2010年4月28日)
2009年:
国务院《旅行社条例》(2009年5月1日)
2007年:
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2007年10月1日)
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2007年7月10日 国发〔2007〕20号)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关于进一步落实“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意见的的通知》(2007年5月9日 国办发〔2007〕35号)
2006年:
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条例》(2006年3月1日)
2004年: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2004年11月12日)
国务院《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2004年5月1日)
2003年:
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2003年8月1日)
2002年:
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2002年9月1日)
国务院《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2002年7月1日)
国务院法制办《对〈旅行社管理条例〉有关“旅游意外保险”的含义的答复》(2002年3月26日 国法函〔2002〕32号)
1992年: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交通部门在道路上设置检查站及高速公路管理问题的通知》(1992年3月31日)
第三部分:司法解释或最高人民法院其他司法性文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2013年1月1日 法释〔2012〕21号)
2012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2年12月21日 法释〔2012〕19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2012年7月1日 法释〔2012〕8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中,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中的分项限额能否突破的请示的复函》(2012年5月29日 〔2012〕民一他字第17号)
最高人民法院负责人《把握总基调 找准结合点 最大限度发挥民事审判在促进经济稳中求进和社会和谐稳定中的积极作用——在全国高级法院民一庭庭长座谈会上的讲话》(2012年2月17日)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负责人《在全国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座谈会上的总结讲话》(2012年2月17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前形势下加强民事审判切实保障民生若干问题的通知》(2012年2月15日 法〔2012〕40号)
2011年:
最高人民法院《2011年全国民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2011年11月9日 法办〔2011〕442号)
2010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理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若干问题的通知〉第四条的答复》(2010年12月21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若干问题的通知》(2010年6月30日 法释〔2010〕23号)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对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6039号建议的答复(附带民事赔偿范围)》(2011年5月28日 法办〔2011〕159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铁路运输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0年3月16日 法释〔2010〕5号)
2009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理解和适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的请示答复》(2009年10月20日〔2009〕民立他字第42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2009年9月21日 法释〔2009〕12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9年5月13日 法释〔2009〕5号)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关于伪造、变造、买卖民用机动车号牌行为能否以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定罪处罚问题的请示〉的答复》(2009年1月1日 法研〔2009〕68号)
2008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财保六安市分公司与李福国等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请示的复函》((2008年10月16日 〔2008〕民一他字第25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2008年9月1日 法释〔2008〕11号)
2007年: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车辆挂靠其他单位经营车辆实际所有人聘用的司机工作中伤亡能否认定为工伤问题的答复》(2007年12月3日 〔2006〕行他字第17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就客运合同纠纷案件中,对无过错承运人如何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请示的答复》(2007年10月12日 〔2006〕民监他字第1号)
2006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因第三人造成工伤的职工或其亲属在获得民事赔偿后是否还可以获得工伤保险补偿问题的答复》(2006年12月28日〔2006〕行他字第12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请示的函复》(2006年4月19日〔2006〕民一他字第1号)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关于经常居住地在城镇的农村居民因交通事故伤亡如何计算赔偿费用的复函》(2006年4月3日 〔2005〕民他字第25号)
2005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空难死亡赔偿金能否作为遗产处理的复函》(2005年3月22日〔2004〕民一他字第26号)
2004年: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负责人《在全国法院行政审判工作座谈会暨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会上的总结讲话》(2004年11月12日)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奚晓明《在全国法院行政审判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全面提高行政审判司法能力 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2004年11月10日)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新的人身损害赔偿审理标准是否适用于未到期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合同问题的答复》(2004年6月4日法研〔2004〕81号)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住宿期间旅客车辆丢失赔偿案件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2004年10月12日法研〔2004〕163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4年5月1日 法释〔2003〕20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4年4月1日 法释〔2003〕19号)
2003年:
最高人民法院负责人《在公布〈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2003年12月29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高长林等六人与河南高速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违约赔偿纠纷一案的函复》(2003年6月25日 〔2002〕民一他字第6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陈贵松等27人诉竹山县交通局、竹山县公路段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一案受理问题的复函》(2003年6月19日 〔2003〕民一他字第9号)
2002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产品侵权案件的受害人能否以产品的商标所有人为被告提起民事诉讼的批复》(2002年7月28日 法释〔2002〕22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2002年7月20日 法释〔2002〕17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外民商事案件诉讼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2002年3月1日 法释〔2002〕5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2003年1月6日 法〔2003〕20号)
2001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连环购车未办理过户手续,原车主是否对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承担责任的请示的批复》(2001年12月31日 〔2001〕民一他字第32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2001年12月27日 法释〔2001〕30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实际车主肇事后其挂靠单位应否承担责任的复函》(2001年11月8日 〔2001〕民一他字第23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年3月10日 法释〔2001〕7号)
2000年: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如何认定买卖合同中机动车财产所有权转移时间问题的复函》(2000年12月25日 法(研) 〔2000〕121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2000年12月19日 法释〔2000〕47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购买人使用分期付款购买的车辆从事运输因交通事故造成他人财产损失保留车辆所有权的出卖方不应承担民事责任的批复》(2000年12月8日 法释〔2000〕38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案件中车辆登记单位与实际出资购买人不一致应如何处理问题的复函》(2000年11月21日 〔2000〕执他字第25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年11月21日 法释〔2000〕33号)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国光《在全国民事审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0年10月28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处理农村五保对象遗产问题的批复》(2000年8月3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能否提取投保人在保险公司所投的第三人责任险应得的保险赔偿款问题的复函》(2000年7月13日 〔2000〕执他字第15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审理农用运输车行政管理纠纷案件应当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2000年2月29日 法行〔1999〕第14号)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对〈保险法〉第十七条规定的“明确说明”应如何理解的问题的答复》(2000年1月24日 法研〔2000〕5号)
1999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1999年12月29日 法释〔1999〕19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被盗机动车辆肇事后由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问题的批复》(1999年7月3日 法释〔1999〕13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交通事故中的财产损失是否包括被损车辆停运损失问题的批复》(1999年2月13日 法释〔1999〕5号)
1998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1998年9月8日 法释〔1998〕23号)
1995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转发公安部“关于实施〈警车管理规定〉若干问题的通知”的通知》(1995年9月20日 法计〔1995〕19号)
1992年:
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关于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1992年12月1日 法发〔1992〕39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1992年7月14日 法发〔1992〕22号)
1990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未成年的侵权人死亡其父母作为监护人能否成为诉讼主体的复函》(1990年1月20日 〔1989〕民他字第41号)
1988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1988年4月2日 法〔办〕发〔1988〕6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关于人身保险金能否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进行赔偿问题的批复》(1988年3月24日)
1985年: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关于招远县陆许氏遗产应由谁继承的电话答复》(1985年10月28日 〔85〕民他字第24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1985年9月11日)
1984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1984年8月30日)
第四部分: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
第五部分:地方司法性文件
第六部分:地方规范性文件

加载中…